三国演义 火烧上方谷的概括150字

2025-05-21 14:40:5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火烧上方谷,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魏,与魏军司马懿对峙于渭水,诸葛亮连环施计使司马懿一心认为上方谷必是蜀军积粮之所,于是孤军深入,上方谷形如葫芦,入口却仅通得过一人一骑,司马懿入谷便知上当但为时已晚,诸葛亮纵火焚烧上方谷,司马懿自叹父子三人都必死于此,但怎知突然下起大雨,浇灭了上方谷大火,司马懿率残兵侥幸逃脱,而后诸葛亮并未派兵追袭,而是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火烧上方谷,是善于用火的诸葛亮最后一次用火,也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在伐魏战争中的胜利,战术上可谓是丝丝入扣,出神入化,但结果却很遗憾。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回答(2):

火烧上方谷,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魏,与魏军司马懿对峙于渭水,诸葛亮连环施计使司马懿一心认为上方谷必是蜀军积粮之所,于是孤军深入,上方谷形如葫芦,入口却仅通得过一人一骑,司马懿入谷便知上当但为时已晚,诸葛亮纵火焚烧上方谷,司马懿自叹父子三人都必死于此,但怎知突然下起大雨,浇灭了上方谷大火,司马懿率残兵侥幸逃脱,而后诸葛亮并未派兵追袭,而是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火烧上方谷,是善于用火的诸葛亮最后一次用火,也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在伐魏战争中的胜利,战术上可谓是丝丝入扣,出神入化,但结果却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