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浙江)Ⅰ: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

2025-05-18 20:25: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解答:解析:I:(1)同一橡皮绳的X<X.由于实验中加挂钩码过多,拉力过大,橡皮筋的伸长超过了弹性限度,减挂钩码时弹性尚未恢复.
故答案为:小于.
(2)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即同学实验数据,每增加一个钩码,橡皮筋的形变量差距很大,这说明甲同学的数据中只有前几个数据可认为在弹性范围内,故乙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
故答案为:乙.
(3)根据甲乙同学所得数据得挂在橡皮绳下端的个数与橡皮筋该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
钩码个数
改变量(Xi-X1)/mm
1
2 30.2 15.5
3 67.5 30.0
4 118.5 47.7
5 178.0 64.8
6 345.5 84.5
由上表利用描点法作图得:

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在F-△x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由图k=57~70N/m.
答: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57~70N/m.
(4)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
Ⅱ:(1)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可以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下所示:

(2)根据(1)中图线可知:电阻随电流增大,存在三个区间,电阻随电流的变化快慢不同.
第一区间电流很小时,电阻变化不大;第二区间灯丝温度升高快,电阻增大快;第三区间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灯丝温度升高变慢,电阻增大也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