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不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5-05-22 13:44: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公司拖欠工资30天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雇主和雇员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

回答(2):

一、多久不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超过三十天不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可以起诉。
2、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1、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2、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金;
3、支付1-5倍的赔偿金。

回答(3):

只要单位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未支付员工工资,那么就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为一个月。《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