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共多少种呢?

维生素共多少种呢?
2025-05-21 04:12: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世界公认的维生素仅14种,它们是: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烟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其中维生素A可以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并促进生长与生殖;维生素C可以降低患病风险;维生素K与凝血功能有关,也会帮助巩固骨质;维生素E是公认有抗衰老功效,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使毛发皮肤光润,并使皱纹展平等等。

缺乏症

1.维生素A: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燥,脱屑

2.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3.维生素B2: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

4.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6.维生素D: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7.维生素E: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aa543fa5ba4543a98226106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aa543fa5ba4543a98226106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aa543fa5ba4543a98226106a"/>

扩展资料:

各类维生素的发源: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由ElmerMcCollum和M.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T.Smith和E.G.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B4,现阶段已经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胆碱由MauriceGobley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1849年首次从猪肝中被分离出,此后一直认为胆碱为磷脂的组分,1940年Sura和GyorgyGoldblatt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维生素特性。蛋类、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较高。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吡哆醇类,水溶性。由PaulGyorgy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谷物。

维生素B9叶酸,水溶性。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或叶精。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水溶性。由KarlFolkers和Alexander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维生素/161385?fr=aladdin#6"target="_blank">百度百科-维生素

回答(2):

维生素一共有13种,现在被承认为维生素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B 5、维生素B 6、维生素B 12、泛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C、维 生素D、维生素E、维维生素A 1、构成视紫红质,维持暗适应
2、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康
3、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D 1、增加钙、磷在小肠吸收
2、调节钙磷代谢 维生素E 1、抗氧化作用
2、某些酶的抑制剂
3、与胶原代谢有关 维生素K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2、7、9、10。 维生素B1 是脱羧辅酶的成分,参与糖代谢过程 维生素B2 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功能 维生素B6 参与蛋白质代谢 维生素B12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
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维生素PP 是辅酶的成分;
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维生素C 1、参与机体氧化-还原反应
2、参与羧基化反应
3、增加抵抗力
4、其它 叶酸 与蛋白质、核酸合成及红细胞、白细胞合成有关 生素K。

回答(3):

.维生素A:亦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它的前身为胡萝卜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是一种脂溶性维 生素。动物能将胡萝卜素在体内 转化为维生素 A而贮藏于肝脏中,因此动物肝脏中维生素 A含量很 。高,鱼肝油含量尤多, 奶油和蛋黄。是上皮细胞和骨胳细胞分化时 。的调节因素, 也是视网膜内感光 色素的组成部分。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儿童发育不良、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干燥以及眼部、呼吸 道、泌尿道和肠道对感染的抵抗 力降低等。早在六、七世纪时,我国已有用猪肝治疗雀目(夜盲)症的记载。除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外。, 鱼肝油和胡萝卜素的制剂常用 于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止。
2.维生素B1:亦称"硫胺素"或" 硫胺",是B族维生素之一。存在于米糠、麦麸、瘦肉、花生和大豆等食物中。在碱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其焦磷酸酯是一种辅酶,同糖代谢有密切关系。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脚气病等医学上应用 。维生素B1制剂以治疗维生素B1缺症。
3.维生素B2:亦称"核黄素"。存在于小米、大豆、酵母、绿叶菜、肉、肝、蛋、乳等食物中。对 光不稳定。其磷酸衍生物是某些重要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为生长必需因素, 人类缺乏维生素B2时 引起口角炎、阴囊炎等, 家禽缺 乏维生素B2时产卵率低。
4.维生素B6:吡哆醇、吡哆醛、 吡哆胺以及它们的磷酸酯的总称 。在食物中分布较广。同氨基酸 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动物缺乏维 生素B6的症象为皮炎、痉挛、贫血等。单纯的维生素B6缺乏证在 人类极少见。医学上应用维生素 B6制剂以防治妊娠呕吐和放射病 时的呕吐。
5.维生素B12:亦称"钴胺素",旧 称"氰钴胺"。 是一类含钴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动物肝脏中储量 丰富。缺乏维生素B12时会影响核酸、蛋白质等的中间代谢,导致恶性贫血。可由抗菌素发酵废液或下水道污泥提取, 亦可丙酸菌发酵而制得。维生素B12 主要用于治疗贫血, 也能促进猪、鸡等生长。
6.烟酸:亦称"尼古丁酸"。 肝 、肾、酵母、米糠中含量丰富、其衍生物烟酰胺是生物氧化中某 些重要辅酶瓣组织部分。缺乏烟酸时引起糙皮病, 故烟酸亦称"抗糙皮病维生素"。
7.烟酰胺: 烟酸的酰胺衍生物, 生物氧化中某些重要的辅酶的组 成部分。
8.叶酸:喋呤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绿叶中,肝、肾、酵母中含量亦多。同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有 关。高等动物缺乏叶酸时会产生 巨细胞性贫血。叶酸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孕期和营养性巨细胞性贫 血。
9.泛酸:亦称"遍多酸"。 一种重要的辅酶瓣组成部分。在自然界分布甚广。肝、肾、酵母、麦 胚等含量丰富。人类罕见缺乏证 。
10.生物素:肝、肾、酵母、牛乳 中含量较多。 是生物体固定二氧 化碳的重要因素。 易同鸡蛋白中 的一种蛋白质结合,在量食用生蛋白可阻碍生物素的吸收而导致生物素缺乏证, 如脱毛、体自欺欺人重轻、皮肤发炎, 甚至死亡。
11.胆碱:是组成中乙酰胆碱、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成部分,也是代谢的中间产物。同甲基代谢关 系很密切, 有抗肝脏脂肪浸润的作用, 可用于肝硬化的治疗。麦胚油等制剂可用于习惯性流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12.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存在于新鲜 的蔬菜和某些水果中。性质不稳 定, 在贮存、腌渍或烹调中都易 破坏。易进行氧化及还原作用,同 维持结缔组织的正常代谢有关人、猴和豚鼠赖食物供给, 缺乏时发生坏血病。维生素C 用于治疗坏血病外, 也用于长期发热的慢性传染病、职业中毒和外伤等.
13.维生素D:亦称"抗佝偻病维生 素"。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类固醇化合物。 主要有维生素D2和维 生素D3。维生素D2亦称"骨化醇", 由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而 成; 维生素D3则由紫外线照射7-- 脱氢胆固醇而得。鱼肝油、卵黄 含量丰富。动物皮肤内含有7-D脱 氢胆固醇, 故多哂日光是获得维生素D 的最简易方法。维生素D有促进肠内钙、磷吸收的功能, 同骨胳、牙齿的正常钙化有关。缺 乏维生素D 时儿童易串佝偻病, 成人易串骨化病。兼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 的鱼肝油制剂在防止上 最为常用。
14.维生素E:亦称"生育酚"。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 麦胚油中尤为丰富。具抗氧化作用。缺乏维生素E 时 引起肌肉萎缩、不育、流产等证 持心肌的正常收缩, 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 促进巩固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人体缺少必要的钙, 就会引起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心脏就不能正常收缩。血液中也有一定量的钙离子, 没有它, 皮肤划破了, 血液将不易凝结。
15.维生素K:亦称 "凝血维生素"。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萘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在光合作用中有一定功能。为动物体内生成凝血酶原的必需因素。防治应用的维生素K 制剂主要甲基萘醌(维生素K3)及其水溶性 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