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保新规定,一次性补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分别是持有当地居民户籍,其次是与市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工作年限应在2018年7月1日之前。
【一次性补缴年限】
一次性缴费年限最长为职工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前建立劳动关系而应参保未参保的工作年限。
如:李四(女),1950年10月出生(2000年10月达到退休年龄),其从1986年12月—2005年12月在市直某企业单位做合同工,1986年12月—1992年12月已参保缴费,1993年1月后未参保,现申请一次性补缴。那么按上述规定,她只能一次性补缴从1993年1月—2000年10月期间的养老保险费。
【个人建议】
社保缴纳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时间,如果想要进行补缴的话,必须要前往当地社保局进行咨询,现在的时代也是一个法制时代,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离不开法律,因此我们对一些平常的法律知识应该有所认识,对于社保补缴的基础缴费基数和比例来说,以广州市为例,全市统一缴费基数不低于2139元,缴费比例为20%,即最低缴纳为427.8元每月,不同地区的缴纳基数有所不同,你可以携带相关证件直接到当地社保局进行咨询。
【拓展资料】
一次性补缴的时间:
用人单位各类人群申请一次性补缴的起始时间按当地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月的时间确定。
市直单位的起始时间:属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原固定工和干部身份的补缴起始时间为1995年7月;属于合同制职工身份的补缴起始时间为1984年11月;属于临时工身份的补缴起始时间为1988年12月。例如:张三,1953年10月出生,他从1974年1月--1982年12月期间在市直某企业单位做临时工,现申请一次性缴费,那么按上述临时工的补缴起始时间规定,在他工作期间本市还未有建立临时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因此,按张三工作年限的情况其不符合申请一次性缴费的条件。
1、2011年之前退休的国企、事业单位职工;2、1961-1982年间下乡的知青,户籍在社保缴纳地;3、男性年满65周岁,女性年满60周岁的退休人员,且2011年以前在当地缴纳过社保。职工无法提供补缴期间的历年工资收入或历年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0%的,补缴2021年底以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全市历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基数;补缴2021年底以后的,以全省历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基数。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21年社保是可以补缴的,其中乡居民医保补缴最常用的渠道就是去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补缴,若是农村居民,可以去当地的村干部处进行补缴;还可以持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到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进行补缴。 城乡居民医保补缴的话,各地的补缴通道是不一样的,若是新参保人员(2020年未参保人员、新生儿、新迁入人口):必须先携带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社保卡等资料在所在县区乡镇(社区)医保窗口进行参保登记后缴纳,才能进行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