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中国科技大学负责人表示,近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在中奥科研团队合作下,“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进行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了兴隆地面站与格拉茨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实验中获取共享密钥量约800kbits。
结合高级加密标准AES-128协议,每秒更新一次种子密钥,中奥团队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维也纳的加密视频通信系统,“墨子号”卫星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面站之间实现成功对接,表明了通过“墨子号”卫星与全球范围任意地点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与普适性,并为形成卫星量子通信国际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报道称,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为未来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日前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