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这体现在参战人数,人员资源损耗以及战术效果等方面,在海湾,科索沃等战争中,美空军一改朝鲜战争和越战中的诸如地毯式轰炸,空中绞杀等老办法,着重打击敌方等指挥部,雷达站,发电厂,交通枢纽,补给线等致命要害。海湾战争的陆上战斗中,美军往往也能用较少的兵力对阵大规模的伊军部队。这样既能导致敌方不战自乱,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资源损耗。阿富汗战争中,为了对付塔利班游击队,美军采取特种部队,卫星,空中力量相互配合的打法,避免了传统事倍功半的“人海战术”。
信息至上:通俗的讲,就是要“知道”。动用侦察兵,飞行器,互联网等工具尽可能详细的搜集敌人的方位,人数多少,火力配置,后勤补给等一系列有用的信息。如此一来,你的陆军往哪冲,空军往哪炸,打哪里,怎么打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科技至上:即“质量压倒数量”。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然而面对联军的空中打击,伊拉克的指挥通讯陷入瘫痪,号称百万的伊军只能被动挨打。即使是陆军面对面交火中,伊军引以为傲的坦克部队在火炮射程,防护,火控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的M1坦克,美军的武装直升机更是能将伊军坦克一辆接一辆的摧毁。
战争时间缩短:美军在海湾战争及之后的战争中大量采用了“点穴”,“斩首”类型的战术,使敌方的指挥系统变聋变瞎,敌方的士兵挨打挨炸,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乱。因此,战斗一般不会旷日持久。
人性化:无论对于敌我双方的民众和军人都是这样。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攻击的首选目标是对方的指挥部,机场等要害,而不是敌方的兵营和居民区,从而避免了对方的人员伤,与此同时,也尽可能减少了己方士兵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