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数据丢失很可怕,如何保证数据安全?

2025-05-21 03:37: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首先,我们需要来介绍一下信息保密的特殊之处,这要从信息的本质来讲起。信息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它是一串数字,但是比数字更让人难以理解。也许是一个图,也许是一段文字。总之,都是信息。在计算机中,处理信息的手段,被冠以一个名字,叫“软”件。这个软字,构成了信息的特征表象。什么是“软”?软就是没有不变的形状,当你用力握住一块脂膏时,脂膏轻轻的从你的掌后跟滑了出去。或者你掬起一捧水,水也从你指缝中溜走了。软体就是这样,不可把握,其大无象,其小无形,只能拿个容器来盛载其中。
信息的流动是非常容易的,比如,人可以拷贝一个文件到另一个地方,或者从一个文件中粘贴一部分,或者另存为另一个文件。或者发个邮件,或者上网填个信息,等等。即使没有人的介入,也有好事的病毒和木马会到处搜索文件,并悄悄的或猛烈的到处乱发,等等。当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时,信息就四处的流动,也可以变形,也可能截短,但是总之就是四处扩散了。
理解信息的特征,就为对信息的管理(当然包括保密)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如果,你希望能保留信息在企业里,就要用容器来盛载信息。要是你试图用一个动物园用来关马或驴的铁笼子来保护信息,那么动物当然出不来了,但是信息却将无声的流了出来。
在信息保护的概念里,网络是信息的载体,要构成一个容器,就要把企业的网络也放置其中,形成这个容器的手段,叫“隔离”。
在很多行业中,隔离已经司空见惯。隔离给信息制造了一个无从跨越的界限,从而封堵了信息流出的可能性。
隔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把一台电脑的网线给拔掉。那么这就断绝了信息在网络上流动的可能性,人们将没法从网络上拷贝信息,病毒木马即使再努力发送也只能在硬盘上徒耗一些多余的空间
这个简单的例子已经简单说明了隔离的重要性,隔离的意义在于: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让信息无法流出,在异常情况下,甚至失控的恶劣条件下,信息也将得到相当的保护,至少无法离开这个“容器”了。
所以,强有力的信息保密,至少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网络的隔离,通常叫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是网络保密的坚实的基础。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企业的网络,也有现实的困难。因为物理隔离虽然是个相对理想的方案,但是却意味着较高的成本,这个成本并不完全指硬件的投入成本,也包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总是需要有互联网的通信渠道,但是物理隔离却反对这样做,所以只能保留2个网络,一个内网,一个专门用来上网的外网。总有相应的数据需要做交换,也有2个隔离的网络需要维护,所以成本就高了很多。
但是即使隔离是很困难的,仍然需要用隔离的概念来衡量一个网络的保密建设。对必须实现强度保密的企业,不实现物理隔离,那么他就需要知道,保密的严格是无法实现的。对于希望有一定保密力度的企业,我以为,也许可以通过适当的通过划分逻辑的内网和外网,而不是简单的把网络连在一起。如果内外网之间不能完全隔离,那么也需要限制互通的接口,比如限制在一台或若干台在内外网之间交换数据的PC,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隔离。
很多单位把计算机简单的连在一起,又接在互联网上,希望使用过滤手段来实现网络保密,比如监控QQ和邮件。从上面的讨论来说,好比是用一把筛子,在水流过时用力的筛。但是水也是信息,信息也是水,当水流过时,信息无声的依附在里面,飘走了,不会让筛子筛出来。把一个文件压缩一下,再换个后缀,变成一个图象文件。再找几个文件挤在一起压缩一下,再换个名字。多操作几次,软体的本性将越来越明显,已无法看出原来的本色,但是信息实际却仍然含在其中。发出去时将不会有任何筛子能识别这个文件是什么,不会把这个文件给筛出来的。
这里再三强调了一个概念,就是信息是软体,网络保密不能用平时对待硬实体的方法,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实际上保密是无法实现的。

回答(2):

首先需要将企业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数据的意外丢失。
如果数据已经丢失,应立即停止对数据存储设备的其他操作,保证丢失数据不会被覆盖。然后尝试利用数据恢复软件ER恢复丢失的数据。

回答(3):

企业数据丢失确实比较让人头疼,建议大家要参考一些大平台,比如说腾讯T-Sec 安全运营中心,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安全上面做得挺不错的。。如果解决了您的疑问,还希望能采纳下

回答(4):

其实也没那么可怕,部署专业的数据安全软件就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最后推荐一下ip-guard,能从数据加密、操作行为审计、权限管控三重措施为企业构建数据安全体系,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不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