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2025-05-19 01:17: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提起恭王府,老北京人总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谣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这是什么意思呢?恭王府和福气有什么渊源呢?这一些源于恭王府里有一块清康熙帝御笔亲题的“天下第一福”福字牌。这座福字碑藏在花园的一座用糯米浆砌筑成的假山内,在该假山下有一幽静的“洞天”,称为秘云洞,洞的正中间正是福字碑的所在,碑高1米左右,长80厘米左右,贯穿整个假山。其实,这个“天下第一福”福字碑还有一个不凡的来历。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将要过60大寿,不料却重病缠身,久治不愈。宫内的太医用遍了良方名药也未见起色。就在这时有大臣献策,说可以试试史书上记载的请福延寿的方法,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他凝神运气,秉持着一颗最虔诚的心,一气呵成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并加盖上“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将福字精心裱糊后,康熙帝马上送给了孝庄皇太后。孝庄见了欣喜万分,久病的她竟然百病全消,心情舒畅,健健康康过了个60大寿。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大家都说皇太后的病好全是因为康熙的的福字。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康熙帝无论如何都再也写不出那种气势浩荡、气韵流畅的“福”字了。如今,作为恭王府的“镇园之宝”的福字碑已经名扬四海,有无数的海内外游客争相来恭王府一睹芳容。

回答(2):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这个福隐藏着什么隐秘

回答(3):

康熙轻易不题字,如今流传至今的只有三个字,其中就有这个福字,据传当时的太后大病,卧床不起,太医多次诊断无效,康熙帝很伤心,太医说皇上是真龙天子,是世间福气最大的人,何不用皇上的福气来庇护太后呢,听从太医的建议,皇上给太后写了个福字,太医看后惊呆了,这个福字里面暗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四个含义,五福合一,同时田又未封口,暗示鸿福无边,无边之福,康熙帝写完这个字没多久,太后的病就痊愈了,因此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回答(4):

康熙御笔的这个“福”字,蕴含着无穷奥妙和无限祝福。其字形窄而狭长,民间称之“长瘦(寿)福”。有意思吧!这个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把福、寿写在一起的福字,因此被民间称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不仔细看还真没看出来!

回答(5):

“福”字碑是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所写,这个“福”字刚劲有力,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是古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灵验之福”。碑高1米左右,长80厘米左右,贯穿整座假山。康熙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极佳,却很少题字,所以倍显珍贵。更为珍贵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玺以镇福,因此此“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