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监视卫星的简介

2025-05-04 12:53: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海洋监视卫星是用于和监视全球海面舰艇和水下潜艇活动的卫星,它能提供舰船之间、舰岸之间的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十分先进的卫星技术。由于它所覆盖的海域广阔,探测目标多而且是活动的,所以它的轨道较高,并且多采用多星组网体制,以保证连续监视。海洋监视卫星分为电子型和雷达型两类,它是军事预警和侦察卫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海洋监视卫星问世以来,广泛用于发现和跟踪海上军用舰船,探测海洋各种特性。海浪的高度、海流强度和方向、海面风速、海水温度和含盐量等等数据,都是极为宝贵的军事情报。苏联和美国都先后发射了这种卫星。美国的“海洋1号”卫星能利用其侧视雷达全天候地监视海上小型船只,它还能探测出高度不过10厘米的海浪。
它是用于监视海上舰只潜艇活动、侦察舰艇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的侦察卫星。世界上第一颗海洋监视卫星是苏联于1967年12月27日发射的 “宇宙”198号卫星 ,这是一颗试验卫星。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自1973年后进入实用阶段。
用来监视海上舰只和潜艇活动,侦察舰艇上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的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能有效探测和鉴别海上舰船并准确地确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这种监视由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卫星成对协同进行。主动型卫星能提供舰船尺寸的情报;被动型卫星能提供舰船上电子设备的情报。卫星常采用倾角为63.4°(临界倾角)、左右。的近圆轨道。这种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所在的 纬度不变,以保证成对卫星之间的距离不变。监视海洋的卫星与监视陆地的电子侦察卫星的区别在于:①陆地目标位置固定,电子侦察常带有战略性质,卫星收集的信息可实时也可延时传输和分析;海洋监视基本上是战术性的,因为海洋上的目标常常是运动的,卫星必须实时传输与分析数据。②海洋监视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70%,卫星轨道应比电子侦察卫星的高,以便覆盖更大的面积。③海洋监视卫星的工作方式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而电子侦察卫星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被动型。
海洋监视卫星按所携带监测设备的不同分为两类。①电子侦察型(又称被动型)海洋监视卫星:用多颗卫星同时截获舰载雷达信号来测定水面舰只的位置。卫星上只带被动式侦察设备,接收目标发射或辐射的雷达信号。这种方式与导航卫星采用的双曲线导航法类似,即测出两颗卫星收到海面某信号源的时间差(两卫星到信号源的距离差),即可获得以这两颗卫星为焦点的双曲面,再用另外两颗卫星又可获得一双曲面,两双曲面之交线与地面的交点就是海面信号源的位置。这类卫星一般载有电子信息收集系统,如石英晶体视频接收机、全向电子信息天线阵、多通带滤波器和倍频检波器等。为探测潜航的核潜艇,还装备有毫米波辐射仪和红外扫描器。②雷达型(又称主动型)海洋监视卫星:卫星上的雷达发射并接收由目标返回的波束,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及其外形。用两颗卫星同时测量可以消除或减少地面杂波的干扰,容易探测到较小的目标。这类卫星能在恶劣气象条件和海况下实施昼夜监测。卫星上一般载有大功率和大孔径雷达,由抛物面天线扫描海上舰只活动,然后通过无线电将收集的情报发回地球站,卫星上带有核电源(见核动力卫星、核电源)。
美国从1971年12月开始发射“一箭四星”的试验性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1976年 4月发射正式使用的第一组“白云”号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1977年和1980年又各发射第二、第三组。这三组卫星的轨道面互相间隔120°,组网工作。后来发射的卫星都用作替补失效的卫星。每颗卫星重约1吨。苏联从1967年底开始发射雷达型海洋监视卫星;从1974年开始发射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这两类侦察卫星均混编在“宇宙”号卫星系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