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CrMo的焊接工艺

2025-05-18 12:27: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方案Ⅰ:焊接预热,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E8018-B2焊条,焊条电弧焊盖面,焊后进行局部热处理。
方案Ⅱ: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E309Mo-16焊条,焊条填充电弧焊盖面,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焊丝和焊条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型号 C Mn Si Cr Ni Mo S P δb/Mpa δ,% ;
ER80S-B2L≤0.05 0.70.41.2 <0.20.5 ≤0.025 ≤0.025 ≤500 25 ;
E8018-B2 0.070.7 0.3 1.1 0.5 ≤0.04 ≤0.03 550 19 ;
E309Mo-16≤0.12 0.5~2.5 0.9 22.0~25.0 12.0~14.0 2.0~3.0≤0.025≤0.035 550 25 ;
焊前准备
试件采用15CrMo钢管,规格为φ325×25,坡口型式及尺寸见图1。
焊前用角向磨光机将坡口内外及坡口边缘50mm范围内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然后用丙酮清洗干净。
试件为水平固定位置,对口间隙为4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沿园周均匀点焊六处,每处点固长度应不小于20mm。焊条按表2的规范进行烘烤。
焊条烘烤规范
焊条型号 烘烤温度 保温时间
E8018-B2 300 ℃ 2h
E309Mo-16 150 ℃ 1.5h
工艺参数
按方案Ⅰ焊前需进行预热,根据Tto-Bessyo等人提出的计算预热温度公式:
To=350√[C]-0.25(℃) 式中,To——预热温度,℃。
[C]=[C]x [C]p [C]p=0.005S[C]x
[C]x=C (Mn Cr)/9 Ni/18 7Mo/90 式中,
[C]x——成分碳当量;
[C]p——尺寸碳当量; S——试件厚度(本文中S=25mm);
[C]x=C (Mn Cr)/9 7/90Mo=0.361
[C]p=0.045 则To=138℃
因此预热温度选为150℃。采用氧-乙炔焰对试件进行加温,先用测温笔粗略判断试件表面的的温度(以笔迹颜色变化快慢进行估计),最后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测量点至少应选择三点,以保证试件整体均达到所要求的预热温度。
焊接时,第一层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为避免仰焊处焊缝背面产生凹陷,送丝时采用内填丝法,即焊丝通过对口间隙从管内送入。其余各层采用焊条电弧焊,共焊6层,每个焊层一条焊道。方案Ⅰ和方案Ⅱ的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4。按方案Ⅰ焊
表3 方案Ⅰ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道名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材规格/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预热及层间温度 热处理规范
打底层钨板氩弧焊ER80S-B2L φ2.4 110 12
填充层焊条电弧焊E8018-B2 φ3.2 5 85~90 23~25150℃ 715。×75min
盖面层 焊条电弧焊 E8018-B2 φ3.2 5 85~90 23~25
表4 方案Ⅱ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道名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材规格/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预热及层间温度 热处理规范
打底层 钨板氩弧焊 ER80S-B2L φ2.4 110 12
填充层 焊条电弧焊 E309Mo-16 φ3.2 90~95 22~24 / /
盖面层 焊条电弧焊 E309Mo-16 φ3.2 90~95 22~24
接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150℃,为防止中断焊接而引起试件的降温,施焊时应由二名焊工交替操作,焊后应立即采取保温缓冷措施。
热处理
采用方案Ⅰ焊接的试件,焊后应进行局部高温回火处理。热处理的工艺为:升温速度为200℃/h,升到715℃保温1小时15分钟,降温速度100℃/h,降到300℃后空冷。具体采用JL-4型履带式电加热器(1146×310)包绕焊缝,用硅酸铝棉层保温,保温层厚度50mm,温度控制采用DJK-A型电加热器自动控温仪。

回答(2):

15CrMo钢系珠光体组织耐热钢,执行标准:GB/T 3077-2015

15CrMo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热强性(δb≥440MPa)和抗氧化性,并具有一定的抗氢腐蚀能力。由于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r、C和其它合金元素,钢材的淬硬倾向较明显,焊接性差。

15CrMo主要应用于内燃机的曲轴、齿轮、凸轮轴以及重要减速器中的齿轮等部件。

15CrMo化学成分如下图:

回答(3):

5CrMo合金结构钢标准:GB/T 3077-1988
●15CrMo合金结构钢特性及适用范围: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在500~550℃下有较高的持久强度。温度超过 550℃时,抗氧化性能变差,蠕变强度显著降低。长期处在 500~550 ℃时,钢的热强性降低,强度降低。用于制造523℃的高、中压蒸汽导管、集箱以及管壁温度为550℃的过热器及锻件。
●15CrMo合金结构钢化学成分:碳 C :0.12~0.18硅 Si:0.17~0.37锰 Mn:0.40~0.70硫 S :允许残余含量≤0.035磷 P :允许残余含量≤0.035铬 Cr:0.80~1.10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030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030钼 Mo:0.40~0.55
●15CrMo合金结构钢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440(45)
屈服强度 σs (MPa):≥295(30)
伸长率 δ5 (%):≥22
断面收缩率 ψ (%):≥60
冲击功 Akv (J):≥94
冲击韧性值 αkv (J/cm2):≥118(12)
硬度 :≤179HB试样尺寸:试样毛坯尺寸为30mm
●15CrMo合金结构钢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热处理规范:淬火900℃,空冷;回火650℃,空冷。金相组织:铁素体+珠光体+少量贝氏体
●15CrMo合金结构钢交货状态:以热处理(正火、退火或高温回火)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回答(4):

15CrMo焊接工艺详解
材料特性
15CrMo是一种珠光体耐热钢,主要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设备和部件制造,如石油化工设备、火电锅炉、压力管道等。其焊接性较差,易产生冷裂纹,需严格把控焊接工艺。
核心焊接工艺
1. 焊接方法选择
手工电弧焊(SMAW):
焊条选择:R307等低氢型耐热钢焊条,药皮类型为低氢钠型,防止氢气孔。
适用场景:小型容器或结构复杂部位。
埋弧焊(SAW):
焊丝/焊剂:H13CrMoA焊丝+SJ101焊剂,熔深大,焊缝质量好。
适用场景:厚板焊接,如平板拼接、筒体纵缝和环缝。
气体保护焊(GMAW/MAG):
焊丝选择:ER80S-B2耐热钢焊丝,富氩混合气体(如80%Ar+20%CO₂)保护。
适用场景:薄板或对焊接变形控制要求高的场景。
2. 预热与层间温度控制
预热温度:
推荐范围:150-200℃(部分规范建议200-300℃)。
目的:降低焊缝冷却速度,防止冷裂纹。
层间温度:
要求:不低于预热温度。
控制方法:红外测温仪监测,避免晶粒粗化或冷裂纹。
3. 焊接材料选择
焊条/焊丝:
成分匹配:选择与母材成分接近的焊接材料,如E8018-B2焊条、ER80S-B2L焊丝。
烘烤规范:焊条使用前需烘烤(如E8018-B2焊条300℃×2h)。
焊接参数:
电流/电压:根据焊材直径和焊接位置调整,如ER80S-B2L焊丝打底时电流110A,电压12V。
4. 焊后热处理
温度与时间:
推荐范围:680-720℃保温,每25mm壁厚保温1小时,不少于1.5小时。
升温/降温速度:升温≤200℃/h,降温≤260℃/h,冷至300℃后空冷。
设备选择:
加热器:JL-4型履带式电加热器,配合硅酸铝棉保温。
温控仪:DJK-A型自动控温仪,确保温度精确控制。
5. 焊接挑战与解决方案
冷裂纹风险:
措施:预热、焊后热处理降低内应力。
热影响区软化:
措施:控制焊接线能量,避免晶粒粗化。
再热裂纹:
措施:避免在370-565℃区间长期停留,优化热处理工艺。
6. 检验与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
要求: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合格级别符合相关标准。
硬度测试:
要求: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不超过母材的125%。
典型应用场景
石油化工设备:反应釜、换热器、管道。
火电锅炉:过热器、蒸汽管道。
压力管道:高温高压介质输送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