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神经和心血管是噪声最易损害的三大系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郝凤桐主任介绍,噪声对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和听力损伤上.根据研究和临床的观察,在噪声的影响下,人体内的高级功能调节中枢会出现功能紊乱.而且,原来就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人群出现对噪声神经衰弱反应的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问题的人,如果在噪声环境中工作,那么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要高于不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的普通人.虽然不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也会出现类似的疾病,但是发病率要小得多,所以噪声是这些疾病的起码参与因素.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伤则不同,如果不从事噪声环境的工作,病人是可以不出现损伤或耳聋的,所以这种听力损伤已经被政府定为法定的职业病.另外,和噪声长期,经常性接触,人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_
在噪声致病的过程中,90分贝是道明确的坎儿,超过90分贝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就不明显了,这种噪声对绝大部分的人都有不良影响,可引发各种疾病.一直保持一个状态的稳态噪声对人的损害要小于同样分贝,但声音忽大忽小的脉冲噪声,突然出现的100分贝的噪声甚至可能让人瞬间耳膜穿孔,听力丧失,所以噪声是公认的常见污染因素.
但是生活中的噪声,像装修或工地施工,更多的是让人静不下心做手头的工作,而出现心情烦躁,心烦意乱,影响老年人的休息和睡眠,有心脏病或其他问题的老人会病情加重.这种噪声更多的是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虽然让人非常烦闷,但因为它超过85分贝的可能性不大,不会造成器质性伤害
紊乱人的生物规律,最终造成人心理生理出现毛病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
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 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 使人的视力减弱。
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在接触稳态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缩小者竟高达80%,比对照组增加85%。
噪音对视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燥音影响视力造成的的。
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5、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防治噪音办法
1、远离噪音源
2、对噪音进行隔离防护
3、改进工艺设备、降低噪音
总结:一定要远离噪音,保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