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灭国大战为什么全都在最后十年

2025-05-18 10:01:0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因为战国七雄角逐的时代,七个大国维持着整个局势的平衡,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挑其他六国的情况下,谁也不允许哪个国家吞并另一个大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其他各国必定干涉,以维持各国均势。

只有这几个是例外。

其一,韩国灭郑。三家分晋后,韩赵魏经常联合攻打他国,无往而不胜。而韩国突袭灭郑,赵国魏国大力支持,其他各国慑于三晋的威力,不敢干涉。况且郑国也只是并不起眼的国家,郑国的灭亡不能打破各国的平衡。于是,各国就默许了韩国灭郑的既成事实。

其二,是魏国灭中山。魏国派大将乐羊攻灭中山,形成了南北夹击赵国的态势。即使是盟友,赵国也是不爽的。赵国于是暗中支持中山的复国力量,最终赶走了魏军,恢复了独立。这一次没有引起各国的大规模干涉,主要是魏国太强,三晋更不好惹。但是也免不了感受到莫大威胁的盟友赵国暗中拆台。

其三,秦国灭亡巴蜀。这个时候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很是强大,秦王甚至考虑是否要东进吞并周朝了。最终,理性战胜了狂妄,秦王派军队南下灭亡了巴蜀两国,获得了天府之国,国力大为增强。但是,巴蜀远离中原。各国没有对此产生太大的反应。

其四,赵武灵王灭中山。这时候的赵国军力无比强大,拓地千里,各国为之侧目。而中山本是戎狄,与华夏格格不入,自然没有谁愿意为外族主持公道,当然更不愿意面对强大的赵国骑兵。

其五,齐国破燕。燕王哙不知道哪根筋不对,非要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导致燕国大乱。齐宣王瞅准机会,起五都之兵,五旬而破燕,并得意洋洋地说道:“万乘之国攻打万乘之国,五旬而破之,自古未有也!”但是,齐兵残暴,燕民处处暴动,齐军大掠之后撤出了燕国。此时,各国还未来得及对此事作出反应。

其六,齐国灭宋。宋国本是膏腴富饶之地,到处扩张的齐国让其余各国感到了莫大的恐慌。这一次,狂妄的齐国招来了五国干涉军,最终,联军统帅乐毅攻入了齐国,并率领燕国的复仇军几乎灭亡了齐国。齐国的田单大摆火牛阵,击败燕军,恢复齐国后,齐国再也不复当年的强盛局面。

最后,秦国逐渐强大到可以和东方六国同时对抗,才能够逐步蚕食六国的土地。而壮烈的灭国大战,也只是等到了战国的最后十年才拉开序幕。

回答(2):

前期的不太让人注意而已
比如韩灭郑,楚灭越,秦灭义渠,齐灭宋……

回答(3):

战国早期国家没发育起来,国力不足,一打就会严重影响经济

回答(4):

因为腐败总是积累到最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