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成长、孤独”的作文,题目自拟 跪求各位大神!!!!! 老师留的作业!!!!! 急!!!

2025-05-22 11:33: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片树叶或是一朵花,当它们很小的时候,被称之为芽。那时它们离枝干很近,只是依附于主干强枝之上的一部分。可是嫩嫩的叶芽想要伸出枝头眺望远景,含苞的花蕾希望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傲视群叶,就必须忍受独自面对风吹雨打的孤独;满月因为它的大而圆,在被人欣赏之时,只能俯瞰着月影下一双双温情浪漫的恋人闲步游走。我们需要成长,希望有所成就那就要于寂寞中认清自己、寻找灵感,在品尝孤独的滋味之中创造美好。
历数文人称道的巨著、画家妙笔的尤物、音乐家心中的天籁、商业巨子的财富等等,这些都为世人所赞叹,造就这些的基本拜孤独所赐。作为一名教师不敢有那么大的口气说要创造令人赞叹的成就,可假如有心要使你所正在做的事有它应有的价值,同样需要孤独的陪伴。
我一直相信,教育教学是个内在的事业,需要内在的神韵与智慧;需要在冷静的沉思和客观的审查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新课程赋予我们的教育生活以更多的不确定性,于是我们时常要拐弯,要爬坡,甚至还要回头。这就需要我们每日都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孤独--孤独地思考与追问,孤独地寻觅与探究。只有自己去孤独地思索,才会有理性的价值判断,才会找到最佳的方案,才可能调试出最佳的教学路径。
于是,练就一种不为世事所扰的陶渊明式的“孤独功”便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否则,要想你的教育事业具备真正的价值是不大可能的。试想:要备出符合班情、切合课标的教案,不孤独怎么行?要高质量地批改作业,不孤独怎么行呢?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不孤独怎么行?我们应该崇尚一种“积极孤独”--此时的孤独不是寂寞的,此时的孤独也不是空虚的,此时的孤独是寂寞与空虚相对的充实与丰盈。会思考的人不会是真正的孤独!只是心除杂念,去除不该有的欲望而已,集中精力于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成就自己、成就你的学生。去除旁枝才能强壮主干。对于有所追求的教师来说,应该有正确的“孤独观”:去除浮躁与忙碌,去除从众与功利,悦纳积极的孤独;守住孤独,感恩孤独,持续孤独,适时孤独。我们需要的不是茫然的孤独,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孤独的情怀,拥有一份孤独的情怀,为教育建起一道无形的篱笆,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时刻把关心人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一种追求。
珍视孤独吧,因为它是个人成长的维生素。要想心灵能够真正得以充实,为自己留一份空白,留一段孤独吧。希望自己就像只小小的蜗牛,偶尔停下来或是走下三尺讲台时,回过头看看,身后会有一条淡淡的成长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