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在校园走了一圈,发现校园里的垃圾还真不少,塑料袋,碎纸,雪糕纸……
这些引起了我的反思——
我们天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这美好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的为我们提供各种无限而又有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而人类不但不知足,反而还破坏地球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一棵棵大树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对人类有利的东西,而这些在人类的眼里总是一闪而过,对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坏。
虽然,现在人们处处在宣传环保,呼吁绿色,但这样仍然没有阻止破坏者的脚步,一棵棵大树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积仍在扩大。
现在,由于人类大量地砍伐树木,所以现在荒漠正吞噬着大自然,吞噬着整个地球,人们啊!难道你们就心甘情愿地看着大片的绿的被破坏?这种塑料很难腐烂,被称之为“白色污染”,用过的废弃物十分难以处理。如果埋掉,会破坏土壤结构;烧掉它,能生产出氟化物,氢化物等有毒或剧毒气体,危害人畜。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塑料袋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播种的灾难时,大自然已愤然回击。海洋与大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全球不论哪一个海域,不管它与工农业活动区有多么遥远,从北极冰岛到南极大陆,到处都不同程度的监测到有害物质,唉!我以前喜欢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绿如蓝,成记忆了吗?
现如今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政治,还是在信息产业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急速行使时,中国的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昌盛的儒家思想,也都是把“仁”和“礼”放在首位的。古代的道德方面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孔融吃梨时把大的让给长辈。晋国重耳与楚国大战时,遵守诺言,主动退避三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时,不耻以诚相待……这许许多多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映衬了一个重视道德素质的古代极为发达的中国,可现如今……
中国的青山绿水,正遭受到极度的摧残。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森林大面积地砍伐、毁坏,使得洪水肆意猖獗,所到之处,民不聊生,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洪水吞噬,无不心痛。更有甚者,祖国的大动脉——黄河,已经不再是昔日养育中华民族起源的鱼肥水美之处了,却成了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带走的泥土,不可估量。大片土地的沙漠化,也正袭击着我们居住的城市。人们为了贪图自己的利益,在食品里放添加剂来牟取巨大的利润。由于食物中毒而导致死亡的事也时有发生。在校园里,同学们为了方便而忽略了环保的意识,口香糖随口一吐,致使校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伤疤”。这数也数不清的道德问题正困扰着这条“东方的巨龙”甚至影响了它未来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上,球迷观看完足球比赛后,离开后的座位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废物,我依旧记得报纸那天报道的标题是“可怕,可敬的日韩民众”。而国民在每一次公众场所聚集后,都需要工作人员反复地检查,确定不再有垃圾。更有甚者,每当表演与比赛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时,总是能见到在比赛场地上看台上有着塑料瓶和废纸团等垃圾。在美国,父母带着小孩子在商场等公共场所是,若有垃圾,不论垃圾箱有多远,父母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袋。而中国的父母在孩子手中有垃圾时,则是告诉他将垃圾偷偷地扔在一个角落,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更夸张的是街头大小便与城市小广告比比皆是。先不谈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上述的话语也该能让各位心知肚明了吧。
说到我自己,我在以前也确实有过没有注意道德规范的时候,现在,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当口中有痰是,我会稍加思考,拿出纸巾,包好,再扔入垃圾桶。当手中攥着糖纸时,我也会稍加思考,直到手中冒汗,我也会扔进垃圾桶。当眼前面对着红灯时,我依旧会多加思索,静静地等待着绿灯的再次闪烁……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会告诉你:我是新一代的中国人。
如今,21世纪的中国在发展的列车上畅通无阻地前进时,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老掉牙”的道德行为,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发展列车上的“润滑油”,也可以成为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在新闻中不断报道着经济、财政、农业生产、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也希望看到一些关于道德素质的报道。明天的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
我呼吁:不要再破坏我们自己的家园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以前听我们的美术老师说,每天傍晚五点三十分在中国教育频道,有一个制作手工的节目,有一位外国教师会教小朋友做创意手工。爱好手工的我,寒假里每天一到这个时间就打开电视机观看、学习制作充满创意的手工作品。
几天下来,我发现电视里的外教用来制作小玩意儿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往往是回收利用品,如纸板、易拉罐、旧杂志,甚至是废蜡笔。这个节目不仅打开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也渗透给我们环保的理念。我们所用的纸来自于一棵棵大树,回收利用一本本旧杂志就可以少砍伐一棵棵大树。我们地球上之所以有这么多沙漠是因为过度砍伐树木,树木没了,花草消失了,渐渐造成水土流失,绿洲变成了尘土飞扬的沙漠。
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九月二十二日是无车日,二月二日是世界湿地日,三月二十二日是世界水日……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环保日,我们能做的事情也就很多了,如植树节和朋友在空草坪上种一棵树,给家园添一份绿色,无车日可以以步行或骑车去上学、上班,给大气层少一份污染……这些节日只是给我们一些提醒,等我们真正成为了习惯时,我们就能把环保观念落实到自己每一天的行动中去。
在很久以前有许多人都知道环保之类的问题,然而还有少数乱砍森林,破坏树木。因为没有大量树木遮挡风沙,很容易导致附近河流堆极泥沙成为黄河似的“悬河”,接着也就导致了居住在河流中下游的人遭受到洪水的袭击,有些人兴寸活下来,但是他们失去了亲人朋友,会使他们的心灵上蒙上厚厚的阴影是远也摸不到掉的。
然而,那些乱砍伐树木的人还不为此感动吗?
想想看,某些人只是为了自己乱砍伐树木从而赚个毛头小利,这真是卑鄙的手段啊!我们作为新世的接班人怎么忍心就这样看这自己祖国水土流失吗?我相信,一定没人愿意这样的。所以呢,我们从
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绿化祖国,美化环境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一自我监督和告戒身边的人不要乱砍树木应爱护土地。
二要多组织青少年植树造林活动。
三在城市乡村建立:“环保小广播站,教育人们竖起环保的意识,从而掀起一阵环保的狂朝。”
“环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讲完的话题,只要人人注意环保,我坚信,我们的未来是
充满绿色,到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的童话班的世界。
节能环保之我见
我的家乡杭州是个美丽的地方。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又是一个生活品质之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家乡的经济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节能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
这不学校也开展了环保节能的小调查,在实践中我真的发现了很多有关环保的知识,让我的环保意识再次得到提升,以下是我在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
1、 在超市、市场,我们经常看到的塑料袋消失了,我看到的是居民们拿着漂亮的环保袋在购买各种蔬菜和食品,特别是市场,一进去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不像以前那样塑料袋到处飞舞,你随时可能被袭击。
2、 在饭店,以前经常看到的是一次性塑料杯、竹筷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正规消毒公司消毒的碗筷,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且这个筷子也不会像以前的 竹筷那样容易断。真是一举两得。
3、 在社区,居民们都用上了热水器,再也不会产生像过去那样烟雾缭绕,因为人们再也不用发煤炉来烧水了只要有阳光就有热水。这样我们既节省了煤炭资源,更使我们的空气质量变的清新。还有以前的社区,到处都是垃圾,现在的社区都有自己的垃圾箱,每个人都自觉的把垃圾投入垃圾箱,最后回收到垃圾处理厂。这下我们的环境变的干净舒适。
4、 在公园,马路的绿化带上,每天你都可以看见园艺工人在那里修剪花草树木,让我们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和公园,再也不是以前的杂草丛生。每天清晨、傍晚,都有人在公园散步,还有的人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5、 在学校,以前就餐时,很多同学都用一次性筷子,现在大家都很自觉的自己带筷子,吃完了再洗。以前,做操时教室里的电灯都亮着,现在同学们都养成了随手关灯的好习惯。课堂上同学使用的修正液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橡皮,这比含有化学物质的修正液要环保的多,还有劳技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环保袋,也说明了学校对环保的重视。
6、 在乡下爷爷奶奶家,以前建在屋外的茅坑不见了,那么到哪里去上厕所呢,原来在爷爷奶奶的房间里有一个室内的厕所,跟我家用的都差不多,这是政府部门对环保的重视,免费给农村的居民装的。这样外面的空气再也不是臭气熏天,人们再也不用为上厕所而痛苦了。
7、 在政府里,叔叔阿姨们在为建设一个美丽环保的家乡出谋划策,更是设计宣传语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现在的家乡人人都呈现出很高的精神品质,都要把这个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更加美好。
现在,我们的家乡杭州萧山正在建设一个世外桃源“桃北新村”,这里将会是浙江乃至全国第一个环保节能村,可见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是多么的重视环保节能啊。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也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环保节能,更会利用我了解的环保知识帮助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