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哪些食物是外部传入的呢?

2025-05-21 22:45: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回顾中国烹饪的的发展史,食材种类由少到多是一个大的趋势,没有域外食材的引进,就不会有今天如此丰富多彩的中国美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三次域外食材涌进的大浪潮,强力推动着中国烹饪的进步。

第一次浪潮是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商业贸易不断向西延伸,最远曾经到过伊朗北部,史称“丝绸之路"。其实丝绸之路传递的不仅仅是丝绸,在这个时期有大量的食材西域各国涌入,其特点是多数冠于“胡”的称谓,比如胡椒、胡麻、胡豆、胡葱、胡桃、胡萝卜等等,调料中的大蒜也是那时从西域引进的。这个阶段成为“汉胡时代”。


第二次浪潮是在500多年前的明代。14到17世界性大发现阶段,中国的航海业已居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七次下西洋,迎来域外食材传入的又一个高峰。此次域外食材的涌进,大多来自东南亚、南亚,其特点是多冠以“番”的称谓,比如番茄、番薯。如今成为我国几大主食的玉米和土豆,都是在这一世纪传入中国的。特别是辣椒,其独特的魅力,让今天的川菜、湘菜、黔菜、鄂菜趁势北上,红遍大江南北。


第三次浪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国策,让古老的国度再次打开大门,域外食材的涌入,形成了第三次高潮。第三次浪潮来得更加猛烈的,食材的来源再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世界各地。例如加拿大龙虾、欧洲西班牙火腿儿、挪威三文鱼、意大利黑松露,亚洲有印度咖喱、泰国香米等等。第三次浪潮的特点,一是以食材成品为主,种子引进为辅。二是物流发达,24小时门对门运输,三是品种丰富,遍及世界。四是品质优良,环保健康。

主要引进食物的来历

『小麦和大麦』


在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人华夏族人的主要粮食还是豆类,用豆类做饭,用豆类的叶 子做汤,食品结构比较单调比较乏味。由于麦类引入中国,就引起中国饮食结构的变革,我们开始吃麦子,不光吃豆子。现在,麦作物文化是中国北方农业的主要形式。

『玉米』


玉米(番麦)它也是产量高收获大,要求的条件比较低,容易成活,所以,几百年间成为中国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但是,玉米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并不为很多中国人知道,是一种很稀罕的东西。

『西红柿』


16世纪晚期或者17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刚开始传入中国时很多人由于害怕都不敢吃,后来才慢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