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
创建人——李兆麟 最高领导应该是党中央.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活动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民抗日武装。1935年驻华日军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停止内战,成立国防政府,组织抗日联军,一致抗日。当时,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的策略精神,在东北各地已相继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反日联军第五军等六个军。1936年2月2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党员杨靖宇等人联名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将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反日联合军、东北抗日同盟军以及各反日游击队,一律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实行统一建
制。从这时起至次年11月,先后改编组成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夏云杰、陈荣久、谢文东(后投敌)、李华堂(后投敌)、汪雅臣、祁致中为军长的东北抗日联军十一个军,并先后分编为三路军;以第一、二军为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任叫司令,以第四、五、七、八、十军及救世军、义勇军各一部为第二路军,由周保中任总指挥;以第三、六、九、十一军为第三路军,由张寿篯(李兆麟)任总指挥。至1937年,抗联队伍发展到三万余人,先后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对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为巩固其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调集八个师团和数万伪军、警察部队,采用“部落集团”与“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对抗日联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抗联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顽强战斗,战绩卓著,但自身损失也甚为惨重。因此,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在苏联远东军的援助下,第一,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大部相继转移至苏联境内,在双城子(即沃罗什诺夫,今乌苏里斯克)附近和亚斯克农庄附近建立南、北野营(也称B、A野营),进行整训;第三路军两支小部队,在中共北满书记金策和第三路军参谋长许亨植领导下,继续在黑嫩平原开展游击战争。1942年8月1日,进入苏联境内的抗联部队组成以周保中为旅长、张寿篯(李兆麟)为政治委员(后改任政治副旅长)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也称苏联远东方面军步兵第八十八旅),一面集中整训,一面陆续派出小部队,返回祖国东北进行游击活动。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抗日联军配合苏军大举反攻,迅速占领了长春、哈尔滨、沈阳、吉林、佳木斯等七十余座大中城市和县镇,并在苏军配合下,摧毁敌伪势力,积极维护社会秩序。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全并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东北抗日联军为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7月末,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编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由原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改编成立,李延禄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
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1936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改编成立,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成立,谢文东(后叛变)任军长,滕松柏(后叛变)任副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师。
1936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成立,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路军编成。周保中任总指挥,赵尚志任副总指挥(1940年2月任),崔石泉任参谋长。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辖4个师。
1937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由原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队改编成立,李华堂(后叛变)任军长。下辖3个师。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由原东北山林义勇军改编成立,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个师。
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路军编成。张寿篯任总指挥,冯仲云(1940年4月任)任政治委员,许亨植任总参谋长。
1942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军组成。周保中任旅长,张寿篯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副参谋长。下辖4个教导营。
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是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游击战争的新高潮期。
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是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时期。
1939年1月至1940年是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苦斗时期。
1941年至1945年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小型游击战和转入苏联整训时期。
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联合南满16个抗日武装部队召开大会,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杨靖宇当选总指挥。
扬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