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1.选文中有四处写到德国人的炮火,全文共有六处,有什么作用?
答:敌人的凶残,“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牺牲战士的勇敢和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2.当老人看到那战死的兵时,她为什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
答: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般的悲痛,情感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3.敌人炮火很激烈,为什么老妇人“直着身子”走进方场,表现她怎样的精神?
答:“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亦不能快跑。这一举动表现老妇人的内心活动: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
4.文中有两处对战死的苏联士兵的肖像描写,都是透过老人的眼来写的,试着说出老人心里最想说的话。
答: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 地独自在这儿……(意思符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