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并没有我想像中的围墙、大门和保安,而是很随意地进入金塔路,围着金塔楼边是各企业赠送的石雕。拾阶而上金塔大楼,横幅明写“集体经营”底层卖东西,上楼参观二十元。往广场边走时,我看见一条长长的廊式过道通往村民家,我倒是想看一看华西村民是什么样子,有保安看守,终无缘会见。广场旁有吴仁宝书记个人事迹长廊展。即不能当饭吃,又搬不走,门票还要四十元。看来太小气了。号称天下第一有钱的村子,还绞尽脑汁捞一捞远方来看热闹的游人。越有钱越吝啬这话不错。
华西村,在集体公有制中,取得过第一村之名,我上天关于农村振新,谈到华西村,老吴的坚持集体化道路,华西欠债了,集体欠一点债,村民不欠债就行,锅里没有,只要碗里吃不了,就行,有世界第一村光荣称号的华西村,于大环境对比,欠点债正常,乡镇县地方政府,不是一样的欠了一屁股债吗,华西人,要有强大的精神,引领村民团结一致,走集体化道路,共同支持企业度过困难期,企业是你们一切源泉,靠集体力量战胜,支持。
华西村实际就是大市场条件下的一个民营企业。华西的富裕是通过办企业吸收了社会的财富。不知道华西村的别墅和建筑是不是村民亲手创造的?估计也是花钱找农民工干的。任何先富群体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占有别人劳动剩途价值的结果。如果华西村没有吸收占有社会劳动剩余价值的渠道,与社会没有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华西也富不起来。任何富裕都是靠不等价交换积累的。华西村能够有效地吸收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法是集中村民的合力和资产,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大于单干的力量。能够把村民的力量和资本集中利用起来,这是村支书的能力,村支书就相当一个厂长,企业的一把手。
华西村代表了70年代崛起的传统经济:钢铁、纺织、运输等。现在是科技互联网经济。华西村面临经济转型 ,如果能转型好,也会走出低迷。另外,传统产业,本身负债高,这是自然现象。如果华西村发展好,也会逐步走出高负债率。需要提出的是,华西村依旧是中国发展较好的村,业绩不可磨灭。
华西村虽然走的是村办集体化道路,但在整个大环境下看,华西村实质就相当于国内一个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国内任何一个大型的民营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实质也都是走的本企业内的集体化道路,但终究都离不开对整个社会环境的依赖,大环境大市场供大于求时,大市场内的所有企业都毫无例外会受到影响,眼下的不景气这与华西村走集体化道路毫无关系,集体化只作用于村内这个有限的范围内,华西的努力改变不了大环境,同时也摆脱不掉大环境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