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猫咪多长时间大便一次?

2025-05-17 21:35: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天一次比较理想,1.5-2天一次可以接受,超过三天就是便秘。过多摄入纤维(猫粮、罐头食品)导致肠道依赖。突然换肉,排便频率会降低,这是正常反应。
不建议把生牛肉作为主食,也不建议牛肉要纯瘦。幼猫最好多吃优质脂肪,不要拉肚子。

回答(2):

猫咪大便的时间应该与它生活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猫咪每天都应该排便,有的1次而有的择2次。如果一天下来,猫咪频繁的排便,那家长也要引起重视了,很有可能猫咪肠胃有问题而导致腹泻。
成年的猫咪每天排便1-2次左右,而幼小的猫咪可能是1-2天才排泄1次,而这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因为年幼的猫咪本身食物就吃的少,而肠胃功能也比较脆弱,因此吃得少,消化吸收比较缓慢,导致新陈代谢也比较慢。
PS:正常的猫咪一定会有一个规律的大便时间。如果猫咪长时间不排便又或者一天排便很多次。这都属于不好的情况,不排便可能是猫咪已经有便秘症,而频繁的腹泻则可能是食物中毒、肠胃炎疾病等等。为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的为猫咪诊断治疗才是关键。

回答(3):

猫咪出现拉肚子和软便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多为传染病或寄生虫所致,非疾病因素则主要是喂食不当导致的。
一、疾病因素
首先,对于年幼或免疫驱虫不完全的动物来说,当出现腹泻或软便的情况时,就要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1、病毒性传染病
猫常见的包括猫瘟病毒,对于买回家的宝贝而言,即使卖家说打过疫苗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发病哦,因为病毒在体内的大量繁殖是存在潜伏期的,而潜伏期内的疫苗很可能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各位主人将新买的小宝贝带回家观察一周后,最好再去医院进行加强免疫或者测一下抗体,抗体水平高的话,说明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较好。
2、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的感染也是导致宝贝出现消化道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做过驱虫的动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消化道寄生虫如球虫、蛔虫、滴虫等感染。寄生虫不仅会争夺动物体内的营养、占据消化道空间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在体内各种器官里到处乱窜,危害很大,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按时驱虫。
3、其他疾病
着凉感冒会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衡,天气变化,不注意给猫咪保暖,就可以使得猫咪着凉感冒,严重受寒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肠胃功能紊乱,使得猫咪饮食消化不良,排除的大便也稀软不成形。其他如胃肠炎、胰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其他可能引起腹泻的疾病也要引起注意,但这些疾病通常会表现出除了腹泻之外的其他症状,主人们发现后应带着小宝贝去医院检查来确诊,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非疾病因素
除了疾病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宝贝腹泻或软便,如:
1、换粮。换粮后宝贝肠道不适应。
2、消化不良。猫咪可能会因为吞下的毛球在消化道中未能有效分解。
3、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过敏率最高的几种食物是牛肉、乳制品和鱼肉。
4、肠道菌群失调。
5、应激。环境给予动物的紧张、焦虑和不适应等应激反应。
由于猫咪不能吃太咸的食物,更不能吃虾、鱿鱼、火腿肠和变质的食物,另外对刺激性食物有过敏症,如果喂食了这些食物,猫咪肠胃难免有问题,出现拉稀、大便不成形。所以猫咪还是吃专门的猫粮最健康,鱼、米粥不能满足猫的所有营养需求,而猫是肉食动物无法从饭里取得营养。而且猫粮对猫咪的牙齿很好,长期是软食会使猫咪得牙病。

回答(4):

猫咪大便的时间应该与它生活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猫咪每天都应该排便,有的1次而有的2次。
成年的猫咪每天排便1-2次左右,而幼小的猫咪可能是1-2天才排泄1次,而这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因为年幼的猫咪本身食物就吃的少,而肠胃功能也比较脆弱,因此吃得少,消化吸收比较缓慢,导致新陈代谢也比较慢。
扩展资料:
1、猫的食盘要固定使用,不能随便更换。猫对食盘的变换很敏感,有时因换了食盘而拒食。要保持食盘的清洁。食盘底下可垫上报纸或塑料纸等,防止食盘滑动时的声响,而且也易于清扫。每次猫吃剩的食物要倒掉或收起来,待下次喂食时和新鲜食物混合煮熟后喂给。
2、喂食要定时定点。猫“开饭”的生物钟一旦形成,就比较固定,不应随意变更。放猫食的地方要固定,猫不喜欢在嘈杂声中和强光照射的地方吃食,如果有客人来访,不要在猫吃食时让客人看你的猫,陌生人的出现,会大大降低猫的食欲。
3、猫有用爪钩取食物或把食物叼到食盘外边吃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这种现象,要立即调教,使其改正。
4、猫喜食温热的食物。冷食不但影响猫的食欲,还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一般情况下,食物的温度以30~40℃为宜,从冰箱内取出的食物,要加热后再喂。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