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上游后坪—葛条爬—万沟一线二郎坪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发育(图3-3-18),出露良好,是原划二郎坪群重点研究剖面,北与原划二郎坪群大庙组大理岩、硅质板岩、炭质板岩接触,南与小寨组云母石英片岩接触。变质镁铁质火山岩主要由变质镁铁质块状、枕状火山熔岩组成,夹少量变质中酸性火山岩。与大庙组大理岩、板岩接触处有硅质岩和中酸性凝灰质火山岩分布。镁铁质火山岩遭受过绿片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镁铁质块状、枕状火山熔岩主要由普通角闪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个别样品含有石英。普通角闪石多呈细粒状、扫帚状。斜长石柱状、颗粒状。部分样品显变余斑状结构,斑晶角闪石。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白色块状,变余斑状结构,斑晶斜长石,黑云母化角闪石(保留角闪石形状)和少量石英,基质由霏细状和微粒状斜长石、石英组成。变质镁铁质火山岩中见白色细粒花岗斑岩脉穿切。
图3-3-18 河南省内乡县湍河上游葛条爬一带地质略图
1—变砂岩、片岩;2—原划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变质镁铁质火山岩(二郎坪蛇绿岩);3—云英片岩-角闪岩-云母片岩;4—韧性剪切带;5—橄榄岩;6—上三叠统;7—花岗岩;8—闪长岩、花岗闪长岩;9—断层;10—地层界线;11—采样位置
表3-3-10 河南省内乡县湍河葛条爬一带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及其分异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主、微量元素组成(wB)
续表
样品采自后坪—万沟金矿一线,鹿泥坑、杨树坪、上河、葛条爬等地,由北向南沿湍河西岸公路开凿面采集。
图3-3-19 河南省内乡县湍河葛条爬一带变质镁铁质火山岩AFM 图解
部分样品主、微量元素组成列于表3-3-10。变质镁铁质火山岩主元素组成类似N-MORB和岛弧玄武岩,在AFM图上位于拉斑质和钙碱性玄武岩边界(图3-3-19)。变质酸性火山岩类似安山粗面质岩。具有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稀土分布模式(图3-3-20)。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样品(La)N13.2~34.3,(Yb)N8.5~9.5,(La/Yb)N1.4~4.1,Eu异常不明显;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La)N≈201.6,(Yb)N≈9.9,(La/Yb)N≈20.4。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样品和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重稀土类似,相互重叠,(Dy/Lu)N0.93~1.10。这反映,它们具有相同成因关系。相对N-MORB,低价大离子不相容微量元素富集,高场强大离子不相容微量元素类似于N-MORB(图3-3-21)。具有明显Nb、Ta负异常和 Ti 负异常。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样品和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 La-Th、Nb-Ta、Zr-U、Sm-Nd呈良好线性关系(图3-3-22)。
图3-3-20 河南省内乡县湍河葛条爬一带变质镁铁质火山岩稀土分布模式
Q9432-2为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其余样品为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样品
图3-3-21 河南省内乡县湍河葛条爬一带变质镁铁质火山岩N-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分布模式
Q9432-2为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其余为变质镁铁质火山岩样品
图3-3-22 河南省内乡县湍河葛条爬一带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La-Th、Nb-Ta、Zr-U、Sm-Nd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