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改造对于村民到底好还是不好

2025-05-22 00:59: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好,“三旧”改造的的实施主体通常都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只是审批监督指导部门,不直接参与“三旧”改造项目。

对于村民的利益

1、环境的改变: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绿化、净化、美化达到有关要求。 (环境变好了了)

2、住房条件的改变: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3、房产价值的改变:转变为国有后,这些房产可以进行租赁、自住或出售,提高经济收入。

扩展资料

对城市发展而言:

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形态,提升旧城运行效率,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解决历史用地遗留问题,简化用地手续,以致供地方式多元化。

城市更新能更好的盘活低效存量用地,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改善人居坏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人文精神重构。总而言之,三旧改造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回答(2):

好,改造主体多样化,企业与村民互利共赢。

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征收土地模式,自主改造或合作改造为村民们提供了全新选择。引入市场主体合作,不仅给房地产开发等类似企业带来商机,也让村民们有望在改造后获得收益。

采用自主改造、合作改造模式的旧村,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由其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公开选择的市场主体成立的合作公司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公开选择的合作主体约定作为开发建设单位的一方作为改造主体。

政府鼓励旧村改造采用先收购房屋后回购的方式实施补偿。改造主体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报区政府研究后确定收购价,收购村民房屋。

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含村经济发展留用地)、复建集体物业用地建设租赁住房。

村生活用地、融资地块一次性转为国有土地性质,融资地块通过协议出让方式交给村自主改造开发。此外,村经济发展用地保留集体性质,商业开发后,村民们可持续获得分红。新政策无疑非常有效地激发出村民对更新改造的积极性。


特点

广东三旧改造指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分别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开展部省合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的重要措施。

开展“三旧”改造的项目,必须符合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纳入“三旧”改造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已纳入省“三旧”改造监管数据库,需制订改造方案,并且通过市(县)人民政府的批准。

回答(3):

肯定是不好的。村民的集体资产没了,村民从土地的主人变成了70年的房奴。本来开支就不高。还要承担70年的物业管理费,20万的车位,15万以上的装修费。表面生活条件好了。实质生活指数降低了,而且祸及千秋万代。

回答(4):

三旧改造的话,会先征地并同时提供土地补偿方案,原来的农村集体土地会变成国有土地,新建筑物的产权肯定是不属于原来的村民。而土地补偿就相当于买旧房和土地使用权的钱,通常有三种补偿方案:一是按旧房面积给房主钱,二是按旧房面积给房主补偿新公寓(不可能是独栋的房子),三是按旧房面积补钱加公寓。为避免改造后被乱收杂费(绿化费、车位费、各种设备维护费、物业费),很多村都会争取补偿的公寓的管理权收归村集体。但不管是哪种方案,村民都会失去土地使用权,这是变相逼村民“上楼”,而且按照现在的政策方向,征地可能不给补钱了,只给补房子。

回答(5):

大方向是好的,毕竟环境改善对每个人都会感觉舒服,但是照顾不了每个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