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的患者会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个体的功能状况以及环境因素来增强患者训练的效果,一方面要改善患者功能,运动表现,尤其是在站起、坐下、行走、勾取物体等。另一方面要创建实践的环境,使患者在变化的练习中更具有控制能力,训练顺序为坐位平衡、爬行位平衡、双膝位平衡和立位平衡,可以做基础的动作练习,比如双腿交替直抬实验、双腿交替空蹬自行车练习、双脚交替踝泵练习、反复的翻身及坐起练习、坐位下平衡练习,还有行走训练等。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主要是四肢平衡性不够,不能持续维持姿势。可以行1.坐位起立平衡:练习,从有依托到无依托下起立,注意站立时双下肢要同时负重,让患者反复体会双腿支撑坐站的感觉,可先在高凳上练习坐站,然后逐渐过渡到低凳坐站,在坐下时不要有跌落姿势。2.站立平衡:在站立位下要求触摸不同物品,并可在平衡训练器上练习重心向前后左右转移,提高双腿支撑负重能力及双腿站立平衡能力。同时可在双肩外侧或骨盆两侧施加推力,训练其动态平衡。
在临床中出现了小脑共济失调方面的问题,适当的活动锻炼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可以多出去走一走,或者是散散步,或者是慢跑一段时间,或者是打打羽毛球乒乓球这一类的还是可以的。当然最好到医院康复科做相关的康复训练治疗,比如说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站立训练的治疗,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当然出现了小脑共济失调方面的问题,最好完善头部方面的检查,详细的了解一下头部方面的情况,根据检查的结果选择药物,药物治疗是基础。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可以配合做头部方面的康复治疗,比如说头部针灸、推拿等治疗,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出现了小脑共济失调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早发现早处理,这样预后要更好一点,如果时间都比较久了,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
目前的一些治疗方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小脑萎缩患者病因的治疗,比如可以通过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来减少一些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小脑萎缩的症状;
2、对症治疗,就是针对患者小脑萎缩症状方面的一些治疗,如小脑萎缩的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容易摔跤,可以针对共济失调采用目前可以缓解共济失调的症状的药物,以及语言功能的治疗,有部分药物可以缓解;
3、一旦患者出现小脑萎缩的症状,病人出现共济失调、卧床、讲话不清,可以采取对症治疗,帮助病人进行步态的训练,通过康复来训练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这些情况,所以小脑萎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一个综合方面的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