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类:
1、抑酸治疗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拉唑类药物;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替丁类药物;
2、黏膜保护剂治疗如碳酸镁、铝镁加、瑞巴派特、磷酸铝凝胶等药物;
3、胃肠动力治疗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必利类药物;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由于先天性缺陷、横膈的损伤或支持组织的松弛,胃、结肠或其他腹内脏器可通过横膈的某个孔穴滑人胸腔内,形成膈疝;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裂孔疝,即胃的一部分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占膈疝中的90%以上。本病临床可以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同时并发食管炎或与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同见。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胸胁痛"、"泛酸"、"嘈杂"等病的范畴。中医认为食管裂孔疝的形成主要为脏腑无力所致,气虚下陷使脏腑组织无力支撑而离开正常的功能位置经孔而进入胸腔。临床治疗主要以升提宗气使脏腑恢复正常位置,使因疝所致的各症痊愈。临床可用升陷汤加减。食管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窝部不适、烧灼感、反酸、嗳气或吞咽时疼痛等。临床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升陷汤加减:生黄芪30克,柴胡9克,桔梗6克,枳壳12克,知母6克,黄连5克,吴茱萸3克。兼有放射胁肋肩背疼痛者,加郁金10克,姜黄10克,香附12克,旋覆花12克(包煎),杏仁9克;兼有反酸嘈杂者,加煅瓦楞子15克,乌贼骨15克;烧灼感明显者,加生地30克,玉竹15克,黄芩9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克,鸡内金12克,炒莱菔子15克。根据《云南中医药杂志》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食管裂孔疝并食管炎效果显著。其辨证属于大气下陷,胃阴亏虚者,治以升提宗气,益胃生肌。处方:生黄芪30克,柴胡9克,桔梗9克,升麻5克,知母15克,煅瓦楞子15克,浙贝母15克,玄参15克,明玉竹10克,生甘草6克,生地10克。水煎,每日1剂。眠差,精神紧张,加炙远志10克,郁金10克;脾虚湿热者,去玉竹、生地,加竹叶10克,败酱草15克,木通6克,加大生甘草剂量为10克;湿浊上犯,去生地、玉竹,加生薏苡仁20克,莲子15克,当归6克,生晒参10克,砂仁10克(后下)。
食道炎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果烧心、反酸,需要用胃酸抑制剂,常用的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兰索拉唑以及要黏膜保护剂,常用的有果胶铋、复方铝酸铋颗粒、磷酸铝凝胶等。如患者合并腹胀,可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或胃复安等。如有合并出血时,可给予口服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如合并感染应给予抗生素以及抗细菌治疗。如出现狭窄梗阻症状明显时,可给予内镜下扩张以及支架植入治疗。
病情分析:你好:反流性食管炎一般治疗应避免精神刺激,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的过饱,特别是晚餐;睡前不要吃东西;忌烟、酒和咖啡,餐后不要立即躺平,睡眠时应把床头抬高,以减少胃酸反流的机会。药物治疗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应用氢氧化铝凝胶及氧化镁可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内容物对食管粘膜的损伤。并加用吗丁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减少反流。意见建议:
食道炎的治疗有困难,不会一治就好,需要一个过程.治疗的同时要好好调养,不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防止反复发作,发作后及时治疗.可以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不会引起菌群紊乱.控制反流的同时治愈炎症.中药可以服用溃疡散:控制反流,消除炎症;健胃颗粒:健脾强胃,修复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