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贮饲料如何加工、调制?

2025-05-19 06:00: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微贮就是利用生物技术调制秸秆,通过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与秸秆发生生物学变化,从而常年供给优质饲料的方法。微贮可以利用微生物处理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利用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质;利用微生物贮存秸秆。
(1)微贮好处 扩大饲料来源,节约粮食饲料;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采食量;自然发酵,节约燃料;发酵速度快,发酵时间短;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制作不需受到季节的限制,不与农业争劳力;微贮饲料制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可长期保存,随用随取。
(2)主要微生物来源 用微贮技术加工调制出来的粗饲料饲喂家畜,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健康的食品,符合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求。目前,主要有3种:
有效微生物菌落(EM):是日本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由80多种有益微生物菌落复合而组成,这些菌落包括光合细菌、放线菌剂、酵母菌、乳酸菌等。EM是一种微生物制剂,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
干秸秆生物调节剂: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原理制成的秸秆发酵制剂,由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成,通过纯培养,配以麸皮等辅助制成的固体制剂。该制剂菌数含量高,产酸快,发酵时间短。
秸秆发酵活干菌微贮:是利用新疆海星牌秸秆发酵活干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干菌剂。由秸秆发酵活干菌的作用,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秸秆中不易被家畜利用的纤维素类物质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迅速降到4.5~5.0,从而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3)用微贮加工调制秸秆的方法粉碎:秸秆多以整株形式存在,要想使家畜充分利用这些秸秆,首先要进行粉碎或揉碎,尤其是玉米秸秆较粗硬,揉碎可提高秸秆利用率。若用作羊、兔、鹅粗饲料,可用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成粗粉,以便与精料混合饲喂。稻草与麦秸比较柔软,可以用铡草机切碎即可,长度为1~2厘米为宜。用干秸秆生物调节剂或秸秆发酵活干菌时,可用铡草机铡碎成2~3厘米的长度。
复活菌种:用干秸秆生物调节剂每袋菌种8克,可处理秸秆1吨;用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调制干秸秆1吨或青秸秆2吨。在处理秸秆前,用干秸秆生物调节剂每袋菌种倒入事先配制好的400毫升 1%的白糖水中,充分溶解后,常温放置2~3小时,使菌种复活;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倒入200毫升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复合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使用。
配制菌液:取EM菌原液2千克,加糖蜜或红糖(多以红糖为主),水(必须是井水或自来水通过暴晒一天后方可使用)320克,常温下混匀备用。用秸秆发酵活干菌时,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
拌草:将配制好的菌液或复活好的菌剂,均匀的喷洒在1000千克加工好的粗饲料上,使秸秆含水率达60%~70%,充分翻动搅拌均匀。
装窖、密封、厌氧发酵:将混合拌好的粗饲料,一层层装入类似青贮的缸、池、窖及塑料袋中,一边装原料,一边洒菌液,一边踏实。装一层、洒一层、踏一层,一定要踏实到位,尽量草节之间不留空隙,特别是窖四周的边角落,否则就会给霉菌繁殖创造条件,使秸秆霉变。原料要装至窖口30~40厘米,用干秸秆生物调节剂和秸秆发酵活干菌时,在最上层均匀洒上食盐,食盐用量为250克/米2,其目的是确保微贮饲料上部不发生霉烂变质,之后在上面铺20~30厘米的稻草或麦秸,覆盖塑料薄膜,再盖20~30厘米细土,拍打严实,防止通风透气。
开窖饲喂:封窖后夏季经5~10天,冬季20~30天即可开窖饲喂。开窖和饲喂方法与饲喂青贮饲料相同。发酵好的秸秆饲料具有苹果香味,并略显酸甜。多数家畜不经训食就可正常采食,但也有少数家畜需经过若干天后才喜食。微贮饲料可以单独饲喂,但最好混拌其他草料和适量精料饲喂。取用时,应先将上层泥土轻轻取下,从一端开窖,一层层取用,取后将窖口封严,防止雨水浸入和掉进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