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中苏军怎么痛揍日本人的?

2025-04-10 06:35: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诺门坎位于中蒙交界处,诺门坎战役发生于日军全面侵华的两年之后,也就是1939年,此次战役是日军与苏军的一次正面交锋,冲突的起因是伪满洲国的警备队冲蒙古放牧的牧民开枪,开枪的借口则是蒙古牧民越过了边界。作为蒙古的大哥,苏联当然得挺身而出,日本本来就是派小弟"满洲国"找茬打架的,于是苏日双方针尖对麦芒,诺门坎战役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诺门坎

伪满洲国是1939年5月4号挑起事端的,5月13号晚上日军就发起了进攻,起初苏联也没太认真,只是以为这是边境的擦枪走火,不过日本人得寸进尺,对着苏蒙联军的阵地各种偷袭,上到飞机,下到骑兵,一会用大炮轰,一会又兵分三路直取苏蒙阵地。前线的苏蒙联军是节节败退,眼见事态不妙,6月18日苏联国防部一纸委任状,临阵换帅,把前线的57特别军军长换成了后来被称之为军神的朱可夫。

朱可夫

说来也是,之前的军长的确不太靠谱,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了这位前任军长。就在朱可夫刚刚到任的时候,朱可夫特别不解的问前任军长为什么要把指挥所设在离诺门坎几百里之外的乌兰巴托,那位军长说,因为前线的指挥所还没有修好。

苏联在1937-1938年进行的肃反,导致大部分高级将领都身首异处,15位将军中的13位、9位海军上将中的8位、57位军长中的50位、186位师长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陆军政治委员、28位军政治委员中的25位在肃反中被处决。57特别军的那位前任军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的指挥权,坐上可军长的位子却根本没有当军长的本事,而很多苏联高级将领都是这样的“新人”,也许日本正是看准苏联这一弊端才发起的战争。

诺门坎战役中的苏军

朱可夫上任之后就立刻赶到前线视察,经过观察和思考之后,朱可夫得出一个结论:“日本人要玩命!”于是马上发报国防部请求派兵增援。果然,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日本指挥官小松原带着2万人向诺门罕进发。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共有12个步兵营、70辆坦克、180架飞机。

战争的转折点直到8月20日才出现,从6月20日到8月20日这两个月里,苏日双方打的是你来我往,日军稍占下风。8月20日,苏军对日军吹起了反击的号角,要不说朱可夫是一代军神呢,此次反击纯属偷袭,既然是偷袭那就要保密。首先,各个作战单位之间用电报通讯的时候不许提及反攻,然后军队还要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还抛出苏军要撤退的消息给日军,最“坏”的地方莫过于苏军把自己家坦克的消音器给拆了,然后开着坦克围着自己家阵地跑来跑去,坦克的轰鸣声马上就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开始的时候日军非常警惕,到后来看着苏军的坦克整天瞎转悠也就见怪不怪了。

8月20日,星期天。按照惯例日军有许多前线指挥官都回到海拉尔休假去了,于是苏军把消音器装回坦克,出动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1个机枪旅,1个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飞机、大炮,开始举行大规模的反攻。战斗到8月26日,日军第23师团已经被完全合围了。在苏军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弹的猛烈轰击下,日军第23师团损失惨重。此役,苏军重创重日军第23师团搜索队,全歼第7师团第26联队第1大队,日军第64联队和炮兵第13联队被苏军大部歼灭,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和炮兵第13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均被击毙,23师团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亦被击毙,日军仅有的22门加农炮全部丧失。

苏军缴获的日军武器

经此一役,日本算是老实了,后来跟苏日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还是以日本的退让而告终。有历史学家认为,诺门坎是日军北上前的试探,因为日本内部一直就北上进攻苏联还是南下占领太平洋的问题而争论不休,诺门坎这一仗无论是战术还是装备,日军都遭到了碾压,使日本对苏联从此心生忌惮,这也是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日本不但没有敢趁火打劫,反而和苏联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

日军生化战

PS:日本人蠢的可笑

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作为日军的宝贝,也参加了这场战役,731部队头目松井四郎带着自己的下属往苏军占领区的河里倒了22.5吨带有鼠疫,霍乱,伤寒的细菌毒液。不过苏联方面提前知道了日军这种反人类行径,有所防备。反而是日军自己,由于731的行动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下层部队浑然不知,再加上补给不力,使至1340名日军患病,这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行为,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