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核心能力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新模式

2025-05-19 09:16: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论新型企业文化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更新于2005-02-08日 —
  一、新型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新的一年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国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贸易摩擦和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影响逐渐呈现。企业正进入一个从不熟悉世贸规则,到把握规则主动应对的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而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企业亦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看,全球化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企业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

  基于此,企业必须成功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而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工程。最近,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成功的企业将属于积极倡导和运用上述企业文化的企业。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承袭杜拉克的理念,因此在第二代知识管理中,并非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系统,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以人为主轴,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力量更显重要。企业推动知识管理也已不是新闻,而成为共同的认知。一群人在组织里面工作,由于人与人之间互动之互相影响,久而久之,就发展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就像空气一样,似乎摸不到,抓不着,但它却深深影响人们的思维、态度并影响他们的行为,笼统地说,这就代表一个组织的企业文化。生活在一个组织里面的人们,常把存在的文化视为当然,但在外人看来就有许多不同;有的公司,一进去就可能感觉,装潢现代化,人员衣着不同,谈吐不同,再注意他们的想法,做事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有的单位,桌椅简陋拥挤,工作人员也可能表现急躁和不耐烦,和前一机构比较就显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企业文化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管理上便不能置之不理,让它自生自灭,应将它纳入管理体系中,让它有所作为。这个责任,就落在高层主管身上,他要有这种意识:如何能创造、塑造一种企业文化,使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彼此又能团结合作。因而身为主管不必察察为明,事事过问了,则在管理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指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将企业知识的培育和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企业的知识共享包括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共享。内部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内容。

  二、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哲学,不同的管理制度强化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企业文化。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能不断地推动企业管理再造进程,促进经营机制转变和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能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相促进,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形成富有企业特色,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竞争力。可以说,实践是检验企业文化的唯一的标准,也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所在。

  以直销模式创建IT业奇迹的戴尔计算机公司,经常被“惠普之道”的崇尚者斥责为“思想的坟墓”和“文化的废墟”。事实上,这是个性化价值观对标准化价值观的批判。“几乎从不进行产品研发的戴尔在业务流程上竟有500多个专利!任何专业的思索与创新就像零部件交由OEM厂商一样,全部外包。这正是现代的市场分工与合作体系所带来的企业文化丛林。标准化企业文化与个性化企业文化在市场上相互依存而共生,不能说标准化企业文化是没有文化,是对企业精神的扼杀。

  企业组织的文化形态处在家庭和政府之间,可以有类似于家庭的融洽氛围和文化,但是要有严格的规则;需要有一定的等级制,但是要尽可能地使组织扁平化,消减等级制对人们创造力的抑制。戴尔实施非常严格的业务流程管理,但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身处相同的小格子里,标识方面也只有其名字、没有头衔等等。这就是企业组织的文化特点,家庭的平等制和企业的等级制之间的某种混合物。

  价值观作为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不论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企业文化是基本不变的,或者说,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不变的。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的成功源于员工对组织的确认、信奉和实践。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节约成本,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兴衰的作用,还常常表现在对内、对外经济合作的成败上面。有关研究表明,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美国企业197家,占35%,可见美国的企业文化十分繁荣。

  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在全球攻城掠地的能力,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IBM和思科公司,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明显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制的金字塔结构,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于网络化就是这方面例子。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企业的突出薄弱环节是企业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在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打造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和名牌产品。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牵引力。对企业来讲,它要追求长久的发展,要做大企业,要把企业做下去,就必须要有长久的动力,能够引导企业突破它的寿命周期。这不是金钱、不是制度、不是企业家、也不是权力。金钱会消失,权力会被剥夺,制度会被破坏,企业家是有寿命的。而未有价值体系才是一个可以持续长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