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又称黄梅花、铁筷子、岩马桑,其叶、种子有毒。山羊非常喜食腊梅枝叶,当腊梅嫩叶正生长芪盛,或腊梅树整枝时,羊因采食过量腊梅叶而引起中毒,或因误食少量种子也可引起中毒。中毒有地区性、季节性,多散发于3一9月,以4一5月最多。据研究,叶的中毒量山羊为1.5-4.25千克,种子毒性更大,只要少量食人即可中毒。其有毒成分已知含有3种生物碱,即美洲腊梅碱、腊梅碱、内消旋腊梅碱。此外,花中还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
药理作用 1.毒性:洋腊梅碱可引起哺乳动物之强烈抽搐,作用类似士的宁。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平均致死量为43.79±1.89mg/kg,对大鼠为17.16±0.82mg/kg。对兔之毒性更强,大约在10-40mg之间,静脉注射后肯定致死,最大耐受量为7.5mg。中毒剂量对上述三种动物皆引起兴奋,但对蛙可引起抑制。对兔静脉注射还可降低血糖。对血细胞数目无影响。对离体兔肠、子宫有兴奋作用,但对豚鼠子宫作用微弱。在麻醉猫、犬身上可抑制心脏,降低血压。但有人认为不会引起降压。夏腊梅碱对哺乳动物有类似士的宁作用,引起强烈抽搐。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平均致死量为43.79±1.89mg/kg,对大鼠为17.16±0.82mg/kg,兔的最大耐受量为7.5mg。 2.其他作用:给兔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糖。对离体兔肠、子宫有兴奋作用。(就是小毒)
(功能与主治) 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①《纲目》:解暑,生津。 ②《浙江中药手册》:治暑温胸痞烦渴,小儿麻疹,百日咳。 ③《江苏植药志》:治心烦口渴,气郁胃闷。
将含苞花蕾制成干品,单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可治麻疹发热、风火喉痛、急性结膜炎等症。治疗久咳,治疗暑热烦渴、头晕、胸闷、呕吐、小儿麻痹、百日咳。可改善青春痘,粉刺。治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烧伤等病证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