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莲池大师
--佛陀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佛陀讲法49年,因应不同机缘众生,说法亦无定法可言。不能理性,客观的参学佛法,不能站在佛教的角度辩证问题,就会落入坐井观天的偏执中不能自拔。所谓‘药无贵贱,愈病则良,法无高下。当机成益’
其实问题不是这样子的,帮助别人如果是自私自利,那你就听不到佛法,你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比如你处困境中时,是否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呢?
如果别人帮助您会被您说成自私自利,那么还有人帮您吗?
不帮您,您说没有人性。
您说别人是帮您还是不帮呢?
我在实修 南传也所谓的小乘,因为从逻辑 等各个方面都觉得更有实际意义,而且,这也是乔达摩最原始的说教,但不能因此轻薄其它宗门, 这个就是相应,有的人,只相应于净土,而有的只相应于禅修,等等,
至于想不通的事,不用想,世尊当年还有十不答呢,只是在自己的解脱路上,努力前行,只此 止此,就好。
愿您安详
佛说了84000法门,法法圆融无碍、没有高下。不要以肉眼观法眼,那样只会钻进牛角尖,就像小学生理解不了教授的思维和言论一样。还是多看些佛教书籍吧,看多了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