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得病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这句话有什么感想?

2025-05-20 13:44: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得病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这句话听着就感觉到一阵心酸和无奈。面对亲人承受着病痛折磨,谁能够忍心选择不治?很少有人这样做。除非真是一无所有,除非真是无情无义。

01.许多年前人们那些无奈的选择

在许多年前,很多农村老人因为脑血栓等病症去世。那时候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经济条件都很差,根本不允许一个农民家庭长时间维持脑血栓病人治疗,所以老人得了这种慢性病症,只能在家用简单药物维持,渐渐面对死亡到来。

十几年前,在一个小地方,做一个阑尾炎手术只需要几百元钱,而现在需要好几千元。不是我们生活好了,而是医疗费用太高了。阑尾炎手术,对于以前和现在来说,技术标准和要求应该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环境变了,药物变了,价格变了。

02.医疗制度改革带来了很大变化,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医疗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很多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是也只局限于日常看病,当一个家庭有人得了大病,还是鞭长莫及,解决不了最根本问题。

所以,没有医保、没有非常好经济基础,家人得了大病不敢治还是习以为常,尤其是得了疑难杂症和绝症时,更不敢治,因为治疗就会花光家里所有积蓄,甚至负债累累,最后还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结果。

03.结语:

除了豪门巨富,就算是小康之家,如果家人出现了严重疾病,面临这种情况也很挠头。这句话说了是一个事实,但是很多人面临这种选择时,都很难做出决定。

有人宁可满身是债,也会咬紧牙关让病人保留一段时间或者几天生命;而有人则在毫无办法之下选择放弃治疗。不是人感情冷漠至此,很多时候是无可奈何。

所以才有了很多人发出“得病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感慨和无奈。医疗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病有所医,人们不再为看病而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回答(2):

生病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财力,跟各种亲戚借钱治病,除了医疗费还有其他生活的费用,导致一个完好的家出现了裂痕。而不治病能够保持家庭原状。这是对当下医疗制度的充分体现。

回答(3):

生活压力大,都不敢生病,因为治疗成本太高,负担不起。为了治好一个人,东借西凑,欠了很多人的钱。用一生都没办法还清债务,家也就散了。

回答(4):

这样的观点不对,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要被珍惜的,生了病,不管是能治好不能治好都得试一试,即便是家破人亡也算对得起一条生命了。

回答(5):

心酸,这是也是现代社会现实的缩影,不仅仅是当代,看病的问题是是从古至今一直都让人无奈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