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原理是什么

2025-05-08 05:50: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模具有很多中,这里以冲压模具的原理为例,冲压模具的原理是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
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冲压模的工作过程:
  落料冲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问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过模柄与冲床滑块相联结。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组成了模具的下模,并利用压板固
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通过导、导导向。工作时,条料靠着挡料送进定位,
当上模随滑块下降时,卸料先压住板料,接着凸冲落凹上面的材料获得工件。这时工
件卡在凸模与顶块之闻,废料也紧紧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时,工件由顶块靠顶板
借弹簧的弹力从凹模洞口中顶出;同时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卸料板靠弹簧的弹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个落料过程。再将条料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次冲裁
落料过程,如此往复进行。
  二、
冲压模的分类:
  1、敞开模: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制造易、成本低、但寿命低、精度差、
  适于精度要求不高,开头简单,小批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精度比敞开模高,适于开头简单,工件尺寸不大的冲裁件。要求压
力机行程不大于导板厚度。
  3、导柱式:导柱导向保证冲裁间隙均匀,冲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寿命长,安装方便,适于大批量生产。
  4、连续模:条料要求精确定位,使内孔与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证。生产率
高,具有一定的冲裁精度,适于大批量生产。
  5、复合模:冲压件的内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回答(2):

因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应用很多领域,加之专业模具的制造技术在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发展,因此在这部分,总结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设计规则。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设备、精度条件、几何形状设计、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等内容。
1、
批量的大小实验用,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但是,如果实验用模具是为了获得制品有关收缩、尺寸稳定性及循环时间等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单型腔模具来实验,且能保证其能在生产条件下运用。
模具一般用石膏、铜、铝或铝-钢合金制造,很少用到铝-树脂。
2、
几何形状设计,设计时,经常要综合考虑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例如,制品设计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采用阴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泽度较高的制品却要求使用阳模,这样一来,塑件订购方会综合考虑到这两点,以使制品能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生产。经验证明,不符合实际加工条件的设计往往是失败的。
3
、尺寸稳定,在成型过程中,塑件与模具接触的面要比离开模具部分的尺寸稳定性更好。如果日后由于材料刚度的需要要求改变材料厚度,可能导致要将阳模转换为阴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于收缩率的10%。
4
、塑件表面
,就成型材料能够包住的范围而言,塑件可见面的表面结构应在与模具接触处成型。如果可能的话,塑件的光洁面不要与模具表面接触。就像采用阴模制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况。
5、
修饰,
如果使用机械式水平锯锯掉塑件的夹持边,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余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须留有余量。刀口模切割线间的间隙最小,冲孔模修整时的分布宽度也很小,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6
、收缩和变形
,塑料易收缩(如PE)
,有些塑件易变形,无论如何预防,塑件在冷却阶段都会发生变形。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改变成型模具的外形来适应塑件的几何偏差。例如:尽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准中心已偏离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调整这种变形的收缩量。
7、
收缩量,
在制造吸塑成型模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下列的收缩因素。

成型制品收缩。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缩率,则必须取样或用相似形状的模具通过试验来得到。注意:通过这种方法只能得到收缩率,不能得到变形尺寸。

中间介质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收缩,如陶瓷、硅橡胶等。

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缩,如铸造铝时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