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完全放电后电压会下降到12V以下是正常的,而且你这个电瓶下降的不是很低,感觉还是可以的。
铅蓄电瓶由正极板群、负极板群、电解液和容器等组成。充电后的正极板是棕褐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是灰色的绒状铅(Pb),当两极板放置在浓度为27%~37%的硫酸(H2SO4)水溶液中时,极板的铅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二价的铅正离子(Pb2+)转移到电解液中,在负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
由于正负电荷的引力,铅正离子聚集在负极板的周围,而正极板在电解液中水分子作用下有少量的二氧化铅(PbO2)渗入电解液,其中两价的氧离子和水化合,使二氧化铅分子变成可离解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氢氧化铅〔Pb(OH4〕)。
氢氧化铅由4价的铅正离子(Pb4+)和4个氢氧根〔4(OH)-〕组成。4价的铅正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带正电。由于负极板带负电,因而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瓶的电动势。当接通外电路,电流即由正极流向负极。
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板上的电子不断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板,这时在电解液内部因硫酸分子电离成氢正离子(H+)和硫酸根负离子(SO42-),在离子电场力作用下,两种离子分别向正负极移动,硫酸根负离子到达负极板后与铅正离子结合成硫酸铅(PbSO4)。
在正极板上,由于电子自外电路流入,而与4价的铅正离子(Pb4+)化合成2价的铅正离子(Pb2+),并立即与正极板附近的硫酸根负离子结合成硫酸铅附着在正极上。
随着蓄电瓶的放电,正负极板都受到硫化,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减少,而水分增多,从而导致电解液的比重下降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测定电解液的比重来确定蓄电瓶的放电程度。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铅蓄电瓶不宜放电过度,否则将使和活性物质混在一起的细小硫酸铅晶体结成较大的体,这不仅增加了极板的电阻,而且在充电时很难使它再还原,直接影响蓄池的容量和寿命。铅蓄电瓶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
电瓶完全放电后电压会下降到12V以下是正常的,而且你这个电瓶下降的不是很低,感觉还是可以的,新电瓶是13V那是没有完全放电的电压,或者是饱和电压,感觉不行的话要怀疑看看电瓶到底是不是20A的了,外面的标签有可能是假的,或者翻新电池,都说不准,琢磨吧、、、
楼上不专业啊:
1.48v的电瓶完全放电后的电压(术语为终止电压 )为42v(按单格蓄电池2v放电中止电压1.75v计算推出 )
2.楼主的电瓶应该是硫化(术语为蓄电池 极板硫酸铅硬化 )了,这是由于楼主在使用电瓶的时候过度放电,导致电瓶极板硫化,从楼主提供的数据来看,48v的电瓶,应该有24个单格蓄电池,至少有一半已经坏了。
所以:
建议楼主买个正牌的电瓶。
注:蓄电池就是电瓶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