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经换鹅
写经换鹅 拼音 xiě jīng huàn é
《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碰圆搏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腔稿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遂以为典实。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记此事,谓所写为《黄庭经》。
译文:王羲之生性喜欢鹅。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十分高兴。道士说:“你如果能写两章《道德经》,我就将整群鹅奉送给你。”王羲之停留了半天,为道士写完,便将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家了。
①王羲之:字逸少,晋朝著名书法家,工于草书与隶书。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②好:喜欢,喜爱。
③书:写,书写。
④合群:整群。
⑤笼鹅:把鹅装在笼子里。
点评:关于书法家王羲之的轶闻趣事很多,“写经换鹅”便是笑祥其中之一。表面看,山阴道士与王羲之之间进行了一场交易,实际上反映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成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赞赏与珍视。故事叙事看似平淡,但在平淡之中体现出王羲之的地位和影响,这种于平淡中见神奇的写法值得揣摩。这则故事表现出王羲之喜欢鹅的情感,他竟然心甘情愿地为道士写下两篇道德经,可见他对鹅的的痴情。
1.文质彬彬
中文名 文质彬彬
拼 音 wén zhì bīn bīn
解 释 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此弊迅礼貌。
2.文房四宝
释义 指毛笔、黑墨、宣纸、砚台。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笔、墨、纸、砚。
示例 “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纸笔。婢子随即捧过文房四宝。”(明·施耐庵卜升《水浒传》第八十一回)
典出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
3.文过饰非
出 处 《论语·子张》
拼 音 wén guò shì fēi
解 释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或他人犯下的过失和错误。
4.文恬武嬉
中文名 文恬武嬉
出 处《进撰平淮西碑文表》
拼 音 wén tián wǔ xī
解 释 意思是文官安森此闲自在,武将游荡玩乐
5.文武双全
中文名 文武双全
出 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
拼 音 wén wǔ shuāng quán
解 释 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也作”文武全才”。
造句
1.李叔叔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2.某工厂举行了一次知识测验。答题中有一题:什么是文房四宝?有个年青人的答案是:宝贝妻子,宝贝儿子,珠宝项链,宝石戒指;
3.老爱文过饰非的人,渐渐会失掉真实自我;
4.东汉末年,朝野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黄巾大起义终于暴发了;
5.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建伟业,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展宏图。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宝开头的成语有宝刀不老、宝贝疙瘩、宝刀未老、宝马香车、宝伏轮山空回、宝马雕车、宝珠市饼等。
“宝让梁”字介绍
宝,汉语常用字,读作bǎo,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珍贵的东西,即《说文解字》:“宝,珍也。”引申为玉器的总称、玉质的信物、帝后太子的缺滑信印信,也引申为珍贵的等义。
基本释义
1、珍贵的东西:国宝、献宝。
2、珍贵的:宝刀、宝剑、宝石、宝物。
3、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
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宝眷、宝号。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