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观控制不同进行的分类
根据主观控制不同程度,可分为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两类。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并进行有效控制的心理活动,其特点有三:(1)能用言语的形式将完成活动的知识明确地表示出来;(2)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3)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主动控制。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活动。[1] 能够运用语言与数字进行演算与辩证逻辑思维是典型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实质性特征。
潘菽的情、意二分法
20世纪80年代,潘菽提出认识与意向二分法。潘菽认为,心理活动由意向与认识活动两方面构成,认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觉、思惟等,它所解决的是主观不符合客观的矛盾;意向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注意、欲念、意图、情绪、谋虑、意志等,它所解决的是客观不符合主观的矛盾。二者同时存在,又互相影响,在同一心理活动中,有时以意向为主,有时以认识为主,意向对认识起主导作用,认识对意向起引导作用。对此,有人认为符合《实践论》思想,可以避免知、情、意各自片面强调的缺陷,对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体系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不同看法,主要有:(1)不能把全部心理活动按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模式进行划分,因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世界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活动,也有情、意活动;且情与意也是一种反映活动,仅看作对待活动,难以说明心理活动的源泉与决定论原则。(2)情与意有区别。从心理发生来看,婴儿生来就有情绪反应,而较高对外注意度等意向的形成较晚;从反映内容来看,情感主要反映主体需要与客观现实是否得到满足的关系,而意向则是根据主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向客观提出的要求;情以喜、怒、哀等内部体验的形式而存在,意向则以兴趣、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3)有人反倒是主张知、情二分法,认为知、情属于同一级水平,意向是知与情构成的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抽出来在活动心理学问题中加以研究。[1]
鲁利亚依据大脑机能进行的分类
鲁利亚(Alexander Romanovich Luria)(1902~1977),前苏联心理学家。1921年毕业于喀山大学社会科学系,1937年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先后获得教育科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起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68年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69~1972年担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鲁利亚通过对心理机能定位反应的观察,批评心理机能狭隘定位的思想,认为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大脑机能的定位也是动态和复杂的,进而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由脑干网状系统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机能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部的各种刺激,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
【作文激动的心理活动】
昨天的趣味运动会,真是太让我激动了,不过最让我激动的还是我们赢了“抢收抢种”比赛的一瞬间,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呀,赢的真不容易.
刚开始的时候,白竣豪占了上风,可是慢慢的,别人就追上来了,到我的时候,已经跟我们拼的旗鼓相当了,不过,我们还有最后的王牌——郭潇涧.他可是我们班“三大跑将”中的第一将,在我们班跑的最快了.让我担心的还是后边的女生,跑的那么慢,我们有可能拿不到第一.终于,王牌出场了,我们有希望了.只见郭潇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着一个垒球,到转弯点了,郭潇涧以小步子过弯,速度虽然慢了点,但是以两秒的时间差转了过来,然后,开足马力.火速向前冲,快乐,快到了,终于,我们终于胜利了.“欧耶”我在休息区狂欢着,心想:这次真的好险啊,如果郭潇涧打头阵,后边的女生肯定会让别班吧距离拉上的,并且,后边还没有人能够拉回来,不过,这次真的好险,差一点点,就得不到第一啦.呼,吓死我了.
哼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真是对的,我们凭着临场前的训练,赢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