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对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作出概括的话,那就是“多元”。网络热词的走热,正是这种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的结果。而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网络热词正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模仿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模仿,换句话说也就是学习,是人类产生文明而后发扬光大称霸这这颗行星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借用前几天回答别人时说的一句话“适应环境,能让我们活得更久、更好;适应,从模仿开始;模仿是成本最低的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人类大范围解决温饱问题不过几十年,在为吃饱肚子都发愁的那些漫长的岁月里,生活方式固化、从众、封闭生活圈都有利于个体更长久的活下去。”也许,某些时候,网络热词的流行、社会行为的流行有一些这样的原因吧,这是存在我们基因里的。
方言谐音卖萌类: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我开始方(慌)了。网友借方言卖萌来表达日常轻微情绪,什么叫轻微情绪?即未真的达到难受想哭和心慌的程度,真的难受想哭的时候是不会用到蓝瘦香菇来卖萌的。有点小情绪,就是想表达出来怎么办?这种方言卖萌热词就正好满足了需求。极致表达类: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吃土。用极致的言语和场景来表达自己的状态。
网络的世界里,从来不缺少奇葩之事。比如“蓝瘦香菇”突然成为网络热词,而这不过是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的一段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居然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爆红网络了。更奇葩的事情是,深圳有家企业,居然迅速抢注了“蓝瘦香菇”四个字,生怕被人先下手为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