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大部分栖息于太平洋一带,总数只剩下4000只左右。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1952年11月,福建省福清县搁浅1头。
1989年3月30日,福建连江县误捕1头。
广东汕头至海南岛一带,经常有座头鲸出没,尤以惠阳县大亚湾为主要渔场,20世纪50年代初期每天都可以发现数十头。1996年4月30日,1头座头鲸在大鹏澳沙滩搁浅。
海南岛文昌县的七洲、琼东县近海于1957~1959年均有搁浅,1975年仍有搁浅报道。
1959年3月20日,大连海洋岛渔场发现1头座头鲸,南海区以台湾省南部为主要渔场,广东省惠阳县大亚湾12月至翌年3月也曾有捕获。
1962年,山东石岛渔场获1头。
2006年1月31日,1头座头鲸在福建搁浅后死亡。
2009年3月18日,香港海域发现1头座头鲸。
全球:
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种群分别约10,400和6,000头。
种群呈现上升趋势,全球数量未知,但根据IWC科学委员会最新的数量评估,种群已经恢复至1940年的水平,虽然总体趋势在增长,部分种群仍处于受威胁的状态。 海滩搁浅
2010年10月,多达80头座头鲸在新西兰北部一处偏远海滩搁浅,其中至少40头不幸死亡。这已经是该地区近一个月来发生的第二宗座头鲸集体搁浅事件。同年8月曾有58头座头鲸在新西兰凯里凯利海滩搁浅,尽管当时有数百人协助它们脱困,但最终只有9头鲸鱼回到大海。2007年时,也有101头座头鲸在同一海滩上搁浅。据新西兰环保部门统计,自1840年以来,已有超过5000头鲸豚在该国海岸附近搁浅。这一现象通常发生在鲸类进出南极水域的时候,但专家们迄今仍未能查出它们搁浅的原因。
船只碰撞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1万多头鲸目动物聚集在美国夏威夷周围海域进行繁殖。而座头鲸在夏威夷海域正面临新的危险,这一结论是分析1975年至2011年轮船致座头鲸死亡的历史记录后得出的。在这36年间,共报道了68个船只碰撞鲸鱼的事件,其中包括撞击伤害一只座头鲸幼仔。
科学家尚未确定受到致命伤害或当场死亡的鲸鱼数量,因为有超过63%的座头鲸碰撞事件涉及到幼鲸和接近成年的座头鲸。科学家认为,这些幼鲸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和成年座头鲸相比,它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浮出水面呼吸。
令人担忧的是,碰撞鲸鱼的数量每年都在稳步上升。据《鲸类动物研究与管理杂志》报道,这并不是因为鲸鱼数量的增多,相反,事件的增多很显然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座头鲸在夏威夷海域发生碰撞的船只中,大部分是中小型船只(船身长度少于21.2米),科学家表示,发生碰撞船只的尺寸恰好是商业观鲸船的大小。美国联邦法规要求这些船只至少要离座头鲸100码。观鲸游客的船只除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外,还要保持适当的速度:该团队发现,大多数碰撞发生时,船只以10~19节的航速行进—很明显,过快的速度导致船只和座头鲸发生碰撞。
商业捕杀
2007年日本开始了南太平洋捕鲸活动。令人惊讶的是,该次的捕杀名单上,竟然有濒危的座头鲸。早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就禁止商业捕鲸以保护濒临灭绝的鲸。但日本一直以科研为名继续大肆捕鲸,2007年以前的10年里,已经捕杀了1万多头鲸,2007年的捕杀计划更是高达1035头,数量是1997年的两倍多。尽管日本辩解说,鲸的数量已经反弹,不会有灭绝危险,但国际社会反对这种大规模捕杀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