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白旗较多,然后是镶黄旗、镶白旗、正黄旗。隶正黄旗的是世居卦尔察地方布尔塔理一支,旧时为上三旗。
关姓有一起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为氏。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多冠汉姓为关氏、华氏、胡氏、扈氏等。该支赫哲族关氏的正确读音作guān(ㄍㄨㄢ)。
关姓的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扩展资料
满族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最初是表示同一氏族内血缘关系的称谓,即为血缘集团的称号。满族这种血缘团体的名称称之为“哈拉(hala)”即血亲氏族,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氏族。但,随着氏族内部人口的日益繁衍,新增加的人口就必须脱离本氏族,外出谋求新的生活。
由此,一个氏族又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这样分裂出来的氏族子系分支即称为“穆昆”就是分支,也可理解为原氏族下的小家族。原氏族“哈拉”本身既有自己的名称,这种称谓也被叫做“哈拉”,即氏族姓氏。
当本氏族的“穆昆”分裂出去以后,为了与原氏族进行区分会在原有氏族姓氏的前面或后面填加专署名词,由此产生更多新的氏族姓氏。这些氏族如今也作为单个的氏族而存在;而包括一切女儿氏族的最初的氏族,则作为胞族继续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四卷85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满族姓氏
1、满洲八旗中改姓关的老姓,最著名的、也是人数较多的就是瓜尔佳氏。但不仅仅是瓜尔佳氏,还有官佳氏、卦尔察氏等。
2、瓜尔佳氏是满洲最大的姓氏,各旗均有。地位不一,改姓关的又相当多,隶正黄旗的也不少。
3、关姓的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扩展资料:
八旗的组织形式
1、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
2、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满语:niru
i
ejen),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300人。
3、5牛录为1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1人。
4、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1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5、八旗的组成是满洲八旗300牛录,其中包括约100个已经满族化的蒙古牛录,纯粹满洲牛录仅210个。蒙古八旗129牛录和汉军八旗167牛录。终清一代牛录的数字增加不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