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个问题~

2025-05-21 06:35: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为什么用德语“Ade”而不用中文“再见了”“别了”呢?为什么不用日语或俄语而单单使用德语呢?很明显,仅用“表现了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来解释是不够的-难道只有德中语“Ade”才能表达依恋心情吗? “Ade”一词的择用,与下列因素有关。 首先,与记叙的感情色彩有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以下简称《从》文)语言形象准确而不失趣味性。你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窗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百草园被鲁迅先生描写得多么新奇有趣。即使是记叙三味书屋的语言,也让人回味无穷,觉得有趣。即使是记叙三味书屋的语言,也让人回味无穷,觉得有趣。“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三味书屋里读的内容虽然脱离学生实际,然而当时的读书情景,在童年鲁迅心里却觉得好玩。

回答(2):

表达作者以成人来告别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