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令!

有关曹刿论战的付答案
2025-05-14 04:42: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模拟试题】
一.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
(1)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 )(3)小信未孚( )
(4)又何间焉( )(5)神弗福也( )(6)衣食所安( )
(7)小惠未徧( )(8)牺牲玉帛( )(9)弗敢加也( )

二. 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参见《曹刿论战》课后练习第三题。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 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
文段(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用原文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 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D. 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 立有间
B.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 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

3.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

【试题答案】
一. (1)攻打 (2)目光短浅 (3)为人所信服 (4)参与
(5)赐福、保佑 (6)养 (7)通“遍”,遍及、普遍。
(8)指祭视用的猪、牛、羊等 (9)以少报多
二. (1)①原因 ②所以 ③所以
(2)①他的(曹刿的) ②其中 ③他们的(齐军的)
(3)①听从②跟随
三. 1. 凭借什么作战?
2.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4.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5.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四. 阅读:
文段(一)
1. ①请见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3. 曹刿认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曹刿认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
文段(二)
1. D
2. 已经战胜,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道:“作战,是靠勇气的。”
3.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文段(三)
1. D
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3.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http://www.dayuwen.com/Soft/sjxj/2006-12-17/Soft_20061217082224.html
http://www.5156edu.com/showzip10905.html
这两个网站可以下载到
还有广东的中考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挑拨离间
B.①遂逐齐师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①望其旗靡 ②所向披靡
D.①忠之属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
答案:
3、2分 C
4、4分
(1)2分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2)2分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5、2分 惧有伏焉
6、2分
(1)1分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1分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