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 :茯苓 18g ,党参、附子各 3g ,炙甘草 6g ,干姜 4.5g。水煎 ,日分 2次服。
二方 :核桃肉适量。用盐炒熟 ,临睡嚼服 3枚~ 5枚 ,用酒送服
一项针对于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夜尿频繁与年龄及健康问题有关,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失眠或是心律不齐。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一些常见的疾病、用药与老年人夜尿频繁的关系。
研究人员调查了6143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也包括夜间睡眠期间小便的次数。年龄超过70岁者回答3次以上者是年轻者的两倍。其他的增加夜尿次数的疾病为失眠,心律不齐,糖尿病。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才能导致夜尿增多,但通过这个研究他们发现,不仅是心绞痛,仅仅是心律不齐就能够导致夜尿的增多。另外,研究人员发现,夜尿较多并服用利尿剂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禁忌,完全可以把服药时间放在白天或傍晚而不是早晨,因为,在睡眠以前6小时服用利尿剂,可以有效的减少夜尿的次数。
其实喝水并不多,但频频想小便,白天晚上都是。如果检查的话,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
朋友您好:
一般引起尿频的原因较多,大概有以下几种:
1、尿量增加: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由于进水量增加,尿量也会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
2、炎症刺激: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可能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
3、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等。
4、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5、精神神经性尿频。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明确原因,针对性进行有效的治疗。
女性尿频可以说是个很普遍的话题。当然这里说的尿频不是由于喝水过多所致的小便过多,而是在小便量较少的情况下,仍然不时地小便,具有“量少次多”的特点。如果尿量不少,成人24小时尿总量超过2 500毫升,就有可能罹患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这种情况不是尿频的范畴。
膀胱因素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正常情况下膀胱足可以储存一定量的(一般为300毫升)尿液,但当膀胱的体积因疾病影响有效体积减少时,小便的储存量自然减少,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尿意。当小便逐渐增多并在膀胱形成一定压力的时候,膀胱就会发出信息,人们就有了尿意。倘若膀胱内有肿瘤、结石、异物、异位的子宫内膜占据,或膀胱临近的器官肿大,如卵巢肿瘤或囊肿、妊娠或子宫肌瘤、过度肥胖等,使膀胱受到外部压力,都会影响膀胱的有效容积,都有可能引起尿意频频,即使少量的尿液也会产生较强的尿意。
因而,凡是尿意频繁者,特别是对老年女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找大夫咨询,或进行必要的检查,以防重大疾病“漏网”,给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一般情况下,B超即可查出相关疾病,而且对人体没有损害。
感染因素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尿道总长度比男性要短得多,这给细菌、病毒、病原体等上行感染创造了机会,日常生活中女性泌尿系统容易感染就是这个道理。病原微生物一旦感染,如果量大或患者的抗病能力较差,其繁殖速度就会加快,对膀胱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炎症的刺激,往往在很少的小便时也会产生尿意。这种频繁的尿意感并非坏事,可以通过频繁的小便将细菌“赶出”膀胱。炎症引起的尿频,同时伴有尿急(必须立即排尿的感觉)、尿痛(小便时尿道口疼痛)的特殊感觉。病原微生物感染,贵在早期、有效地治疗,使用抗生素宜对症、足量,“除恶务尽”,切忌“轻描淡写”、用用停停或滥用,防止形成慢性疾病。
精神因素人们总有一种感觉,在即将上火车、登机、出发的时候,习惯地解一下小便,可不少人解了以后很快又有尿意,这就是精神作用的结果。精神紧张或与排尿相关的神经病变,均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射紊乱,发生烦人的尿频。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神经性膀胱炎,就是常见的精神神经性因素所致。如果经常失眠、消化不良,或严重的神经衰弱,在睡觉之前常常小便频繁,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
精神性因素引起的尿频,一般表现为时多时少,明显有精神作用的“迹象”。精神紧张引起的尿频,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尿频影响学习、工作、休息者,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特别是一些长期的、严重的尿频,应认真进行有关检查,不可轻易诊断为精神神经因素引起的尿频。
尿急就是一有尿意,必须马上排尿,否则可能发生尿失禁。尿急往往与尿频、尿痛同时发生,单因尿急而就诊者少见。
尿频就是指排尿次数增多,但总尿量不多。一般人排尿次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首先是饮水量的影响,喝的多排的多,有可能出现尿频。如口渴不明显时,喝数百毫升水,可能数十分钟后即可出现排尿。其次气候因素的影响,冬天出汗少,体表丢失水分少,水分需通过肾脏排出,可能尿的次数就会增多。而夏天出汗多,尿量少,尿次数少。再其次是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时排尿次数也可增加,造成尿频。此类尿频者,在注意力分散时,如在睡眠中,不发生尿频。最后是由于肾脏泌尿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尿频,此类尿频则可能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脏功能受损、膀胱有效容量减少等因素有关,通过尿液检查及血生化及影象学检查可做出诊断。
尿痛指患者在排尿的过程中尿路或尿道口的不适感,包括疼痛感、烧灼感以及酸胀感,个别患者会有小腹不适,同样包括疼痛感、烧灼感、酸胀感以及下坠感。此异常感觉多见于尿路系统的感染。
尿急、尿频、尿痛可以单独存在,如上述,但更多见的是同时发生。同时发生最常见于普通的下尿路感染,就是膀胱炎。膀胱炎在女性多见,尤其是育龄妇女和老年妇女。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会造成尿路梗阻,继而引起膀胱炎。膀胱炎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外阴部的细菌沿尿路逆行上去造成,因此无论是预防或者是治疗膀胱炎,多饮水多排尿是有效的方法。对婴幼儿以及成人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一定要到专科医师处彻底追查病因,并给予积极彻底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发展至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可以是尿急、尿频、尿痛的表现,但尿急、尿频、尿痛不一定就是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属于身体深部的脏器感染,因此往往伴有全身的炎症反应或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根据急性或慢性的不同,可有不的临床表现。前者除表现有尿急、尿频、尿痛外,还可出现腰痛(较明显时甚至不能直腰或走路)、发烧、寒战、恶心、呕吐症状,化验检查除尿常规中有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外,还可发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其分类升高,个别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受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较急性肾盂肾炎发病隐蔽,病程长,病人可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夜尿增多、搐溺等就诊,可以没有发热、腰痛,结合平日有反复的尿急、尿频、尿痛,则高度怀疑肾盂肾炎。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化验检查可发现贫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盂肾炎需静脉使用抗生素,而慢性肾盂肾炎除要积极根治泌尿系感染外,尚需针对受损的肾功能进行对症治疗,此时就长期在专科医师处就诊,以减缓肾功能进展。
少数尿急尿频尿痛者,反复检查均不能发现有病原菌或感染的证据,常被患者自己或医师误认为是尿路感染,但长期服用抗生素无效,即所谓的尿道综合征。尿道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原因可能与尿道损伤、刺激、过敏以及排尿肌共济失调有关,如性活动后、避孕药物或避孕工具以及清洁剂的使用等。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注意力分散时,症状可明显缓解。
参考资料:http://www.sexin.cn/html/2005
1、关于失眠:心理学上认为,所有的失眠都是情绪性的,是自己情绪方面出现问题所致,这方面你自己最清楚的,建议你睡前做一些运动,不要看能引起情绪波动的电视、电影、书籍等的。
2、关于尿频:现在是冬天,冬天天气冷,人喝进去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小便)、消化(大便)和呼吸系统(人的呼吸)排除,而泌尿系统是主要的方式;再者要注意泌尿系统卫生,经常洗澡,当有泌尿系统炎症时也会出现尿频的症状;还有如果你是男性的话,还要注意前列腺的问题,但如果你年龄不是很大的话应该不会有事的,如果你是女性并且睡前的性生活太频繁的话也有可能的,因为性生活时生殖系统周围组织会充血,会压迫膀胱而造成尿频的。我觉得应该就这几个方面了吧。这样的回答你满意吗?谢谢!
睡不着的原因是心里有事情还是因为尿意?去看看泌尿内科吧,化验个尿看看肾脏有没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