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奥陶纪是4.84亿年前到4.44亿年前之间的时间,一共大约4100万年。奥陶纪是地球历史上大陆广泛遭受海侵的时代,当时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国的大部分)都被浅海海水掩盖着,海洋面积的大幅增加,给海洋生物提供了宽广的生存空间,所以奥陶纪的海洋生物空前繁荣,比之前的寒武纪还要繁荣。奥陶纪的海洋中充满了三叶虫、笔石、鹦鹉螺、海百合等史前生物,当时的海洋霸主是鹦鹉螺,它们凭借巨大的身体和超强的掠食能力,在几乎没有天敌的海洋中所向披靡。
↑奥陶纪的大陆分布和现在大相径庭
在奥陶纪末期,还发生了奥陶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也就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事件由宇宙中爆发的伽马射线暴引起,持续了数百万年,最终导致当时85%的海洋生物灭绝,尤其是无颌鱼类,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不过这次灭绝事件之后,有颌鱼类开始崛起,不管怎么说,奥陶纪以及之后的很长的时间内,地球上占主导的都是海洋动物。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前,海洋中生机勃勃
——以上内容参考米莱童书《生命简史》
寒武纪以前是元古宙的最后一个纪——震旦纪。 元古宙的纪(从晚到早): 埃迪卡拉纪(即震旦纪)、成冰纪、拉伸纪、狭带纪、延展纪、盖层纪、固结纪、造山纪、层侵纪、成铁纪。有时这些也统称为前寒武纪。地球上的地壳发展阶段 1 太古代―元古代地壳薄弱活动;海洋沉积占绝对优势;末期形成一些古地块。 2 震旦纪海洋沉积占优势;古地台形成。 3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加里东运动, 海洋沉积仍占优势;末期,加里东地槽褶皱隆起。 4 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海西运动,陆相对扩大;末期许多地槽隆起,北大陆联合,南大陆开始解体。 5 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南大陆解体,北大陆普遍活动;环太平洋地槽内带隆起成山。 6 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古地台、古褶皱普遍活动;古地中海带及环太平洋外带,隆起成山。 7 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新构造期差异升降显著,冰川广布。 地球上的动物界发展阶段 1太古代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3泥盆纪鱼时代 4石炭纪―二迭纪两栖动物时代 5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时代 6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 7第四纪人类时代 地球上的植物界发展阶段 1太古代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早期海生藻类时代 3奥陶纪早期―石炭纪―二迭纪早期陆生孢子植物时代 4二迭纪早期―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中期裸子植物时代 5白垩纪中期―第三纪―第四纪被子植物时代 地球上的部分生物盛行期 1地球天文时期 2太古代 前震旦纪藻类、海棉 3元古代: 震旦纪藻类、海棉 4古生代: 寒武纪藻类、海棉、腕足动物、海林檎、三叶虫、 奥陶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 志留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鹦鹉螺、 泥盆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鳞木、鹦鹉螺、 石炭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 二迭纪:藻类、海棉、珊瑚、海百合、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 5中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