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专题报告

2025-05-19 21:57: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引作用。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的分析。一般说,那些能建立广泛联系、迁移性强、活化率高的知识点,那些在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方法、学习策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那些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的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教学中可针对这些内容设计有关的实验、模型、图表、习题、文字材料等,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给出O2、H2O、CO2的化学式,让学生寻找共同点;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可用蜡烛燃烧秤量的实验作为启动和驱动性问题展开讨论;在“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一课用一瓶碳酸饮料中溶有的大量二氧化碳引入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度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来设置学习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