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式手枪弹是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的仿制品。由于当时中国国内对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的需求量大,而且美国厂商自己生产的托卡列夫手枪弹产量低、价格高,进口成本更是高,所以考虑自行生产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该弹于50年代仿制成功被命名为“51式手枪弹”。由于中国的仿制品价格较美国货低很多,所以同时也向美国出口。
中国国内最早向美国出口的是采用军用弹标准包装的51式手枪弹,弹壳材料分为黄铜和覆铜钢两种。其中黄铜壳手枪弹是剩余军用枪弹,因为此类手枪弹只在1963年以前生产,而国内出口民用枪弹至少是17年以后的事情了。与军用枪弹稍有不同的是,民用枪弹的木制包装箱表面有出口印字或标签,有的是将木箱喷上军绿色油漆,并重新印上符合出口要求的印字。目前这种手枪弹在美国市场上仍能看到,不过已不再是作为一种射击用弹,而是作为收藏品出售。美国虽然是大口径、重弹头手枪弹的天下,但托卡列夫手枪弹作为最早的瓶形弹壳手枪弹——7.63mm博查特手枪弹的后继者,仍使不少人痴迷,加之其来源地中国的神秘色彩,买来作为收藏的不在少数,其价格也相当昂贵。 后期美国市场上出现了多家公司生产的7.62×25mm手枪弹,其中不少是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低档产品。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国内开始生产专供民用的覆铜钢壳托卡列夫手枪弹,其枪弹本身仍旧按照51式手枪弹的军用标准生产,只是按照民用枪弹的惯例采用彩色纸盒包装。此外民用枪弹消耗量大,不需长期储存,因此取消了木箱内的铁匣,包装纸盒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后,直接装入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