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名〉
1.缘故,原因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2. 事;事情
教、 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3.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accident]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4. 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5.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6. 旧的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7. 通“诂”。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形〉
1. 原来。旧时的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2. 通“古”。时代久远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动〉
1. 死亡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2. 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为:
〈动〉
1. 假借为“伪”。做,作,干
可以为师。——《论语》
2. 制作;创作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
3. 治理
诸葛瑾为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4. 变成,成为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5. 是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6. 学习,研究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7. 种植;营作
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战国策》
8. 设置;建立
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9. 使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10. 以为;认为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介〉
1. 被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2. 于,在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连动〉
1. 和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2. 则,就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助〉
1. 的,之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语气>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
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然
〈动〉
1. 燃烧。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4.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5.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6.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7.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8. 宜;合适 [fit]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连>
1. 但是,然而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3.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4. 然后;才 。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