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500字

2025-04-19 03:13: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金色的秋天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对的金色的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土豆的兴奋也许太高了,把它那绿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黄色的舌头。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我喜欢有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割草机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谈笑声这些声音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首《金色的秋天》的交响曲。

回答(2):

乡的松海松涛
每当我看见那挺拔的青松时,总会勾起我对童年往事的记忆——看松海听松涛。

我的家乡山美水美,风景秀丽。我生长的小山村坐落在群山怀抱中。群山虽不见巍峨险峻,却是浑雄瑰丽。那连绵起伏的山岭是那样的繁茂,葱郁如茵。从山脚至山腰是青翠的毛竹林,从山腰至山顶是墨绿的松树林,远处眺望,是竹的海松的洋。

小时候每逢周末休学放假,都会相邀几个小伙伴到松林中打柴拾松叶捡蘑菇。松林不仅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而且使我们学会了品赏松林的韵味。

进入茫茫松海,那铺满林地的厚厚的松叶,如金黄色的毛毯,或行或站或坐或卧都会使人感到那么的软柔舒适。粗细不一、高低错落的松树舒展着繁茂的枝叶,在林地中撑起了宽旷的毡房。林中清新湿润的空气弥漫着松脂的芳香,令人浸润惬意。林中宁静而又富有生气:茂密的枝叶遮天避日,仿佛隔绝了人世,肃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声和踏在柔软松叶上的脚步声也清晰入耳。而飞临上空的雄鹰的呜啼、林中穿梭跳跃的小鸟、枝干上跌落的残枝、枝头上坠落的松果常常打破这般宁静。环目四周,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散落在林地上的松茸和各色蘑菇像撑着的小花伞;拨开林地厚厚的松叶,还见许多族拥着争先恐后往上窜的小蘑菇;成群结队的蚁群很有组织性地忙碌着它们的事业;松躯上被“放松脂人”铲出的流槽,渗着乳黄色松脂,无私地为人类捐献财富。你只要在林中散步或小憩,你会被松林中宁静平和的气息而超凡脱俗,忘却了人生的喧嚣和吵噪;会被松林中生机盎然的气息而欣慰如潮,忘却了一切事务,流连忘返。

走上视野开阔的山岗,缠绵的群山尽收眼底。山岗上几株硕大挺直的苍松,扶摇直上擎着青天,长得像长臂的枝干舒展着伸向远方,仿佛在呵护着漫山遍野的子子孙孙。我喜欢凝神专注着眼前的这一切。山风吹来,远近的山峦绿波翻涌,青翠泛波。敛气屏息,侧耳细听,“沙~沙~沙”、“哗~哗~哗”……啊!这就是松涛。松涛从千山万壑中和声四起,松涛随风力大小变化而变幻莫测。它时而如琴声合奏、悠悠扬扬,时而如百鸟争鸣、莺歌燕舞,时而如千军万马奔腾、红尘滚滚,时而如春雷滚滚、峰谷掠过,时而如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时而如涓涓溪流,叮咚欢歌……。

飒飒的松涛声深远广漠,如同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演奏着高山、流水、林海的壮美华章,耐人寻味、百听不厌。松涛,它使人百感交融、万丈豪情;松涛,它勉励人生,催人奋进。

聆听着这天籁之音,凝视着山峦松海,我忘却了打柴拾松叶摘蘑菇捡花儿般松果的活儿;忘却了松针在我身前穿梭任凭它精雕细刻;忘却了时光流逝任凭日月星辰;忘却了春夏秋冬任凭风雨雷电。我沉迷其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尤如一棵苍劲挺拔的青松与松海倾心互诉;我感悟其中,赞美青松的常青和坚毅,赞美生命的真谛和坚定的人生。

“风住林涛顿停息,群山死寂万赖音,醉依松石待涛起,心激浪花意尤新。今日幸听芦芽涛,耳脑共净豪气森。身经林海难为浪,登过芦芽不是云”(今人雷迅的《芦芽听涛三十韵》)。那正是对松涛常听常新听不够的真实写照。

回答(3):

秋 之 韵

不知何时,脱离了浓荫的夏天,又不知何时,迎来了落叶的秋天。人们说:落叶知秋,是落叶选择了秋天,还是秋天选择了落叶,也或者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秋天,一个悲凉的季节,一个回忆的季节,一个思念的季节

落寞的秋天落叶纷飞,还带着一丝寒意,伴着最后一声嘶哑的蝉鸣消逝,伴着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飘落,真可谓秋意阑珊了,这样的情景,让人忍不住凄凉。

在秋天里,秋风是无情的,他一点也不懂怜香惜玉,是美丽的树叶摆脱不了从树杈下落的命运,她带着美丽的扇形的遗憾,不过那纷飞的落叶,也有一种意境,从远看,好似一层薄纱,淡淡的黄色,显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一片又一片的落叶,又像一个又一个振振欲飞的蝴蝶,此时,我们又不得不赞叹秋风的技艺高超。

在秋天里,秋雨是愁苦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想必,潇湘妃子若在人世,心里也会不慎酸楚吧!妈妈喜欢听夏天的雨声,明亮 ,透彻。可我却喜欢听秋天的雨声,她淅淅沥沥,似乎意犹未尽,带着淡淡的忧伤,

如果将四季称为一天,那么,春天就是清晨,夏天就是中午,秋天就是黄昏,冬天就是夜晚。如果仔细去体会秋天,会发现它和黄昏的确很相像,纵然万千风光,也只能含蓄内敛,嫣然一笑。秋天来得匆匆去得匆匆,却有“还月半轮秋,仙影缓自流”之美。

秋天虽然萧条,但它有时也唯美;虽然惆怅,有时却缤纷。它随夏而来,随冬而去,时间虽然短暂,但秋之美却永远萦绕在我心里。

回答(4):

我家门前有一条四季流淌着清澈的水的小河,古称清水河,南宋始称青弋江,逆水而上的源头在黄山脚下的太平湖,天然而未受污染的湖水,保持着千百年来原始的状态缓缓的流过,哺育着沿江两岸一代代一辈辈鱼米之乡的人们,这方水土养育了一方颇有灵气、清秀、聪惠的江南人;还滋生着在浅水滩下的隐隐约约、随波逐浪的水草,也滋润着沿河两岸依水而生的茂盛的芦苇。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就象这首诗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一样,芦苇也是被人们遗忘在沼泽、湿地、河岸、湖畔的浅水滩涂中。她择水而生,夏秋开花,有花不鲜艳,绽放没有丝毫的淡淡幽香,蜂、蝶飞过不见栖息,水鸟蜗居繁衍而无食寻觅,颖果不能充饥。古往今来无数贤人雅士鲜有为她吟诗作赋的,这只能怪责在野河边、野水中,荒芜的沼泽、广袤的湿地里生长着的野性十足而“丑陋”的芦苇。
  
  芦苇虽然外在不能引人夺目,少有人亲近,但是她朴素无华、无比坚强。她群居丛生,合力抗击狂风恶浪远比参天大树坚强。鸟儿选择她栖息作为安全场所;打鱼人选择她作为藏身避难的地方;她编织成席、帘供家庭享用;制造成纸减少了树木的无辜死亡;制作成丝、棉给人以温暖;鲜嫩时的营养充分,羊不怠食、牛马争食不让;入药时清除胃火肺热功效之强。
  
  芦苇,你在狂风暴雨、芦笛的天籁之声中,凸显了无畏无惧、歌声高亢,这就是你生生不息无人呵护的芦苇,这就是你漫无边际、无声无息的芦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