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胜性格弱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025-05-14 19:22: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每个人都有弱点,或大或小,或多或少。
有些人的弱点在于“贪婪”,于是他们背负的娄子便愈来愈沉重----因为他们不懂得舍取,不愿意舍弃任何东西。最终,他们的结果是被太多的东西压得走不动,最后倒在了路上。有些人的弱点是胆小,他们没有多少勇气,以致于会失去很多机会----他们“怕”,总是以“风险大”为借口,不曾勇敢地闯过一遭。的确,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应鲁莽,但勇气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的弱点是没有或缺乏恒心、毅力,他们做事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新鲜过后,便再也提不起精神,不愿再做了。于是,惯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他们到头来依旧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由此看来,许多弱点都有可能成为人们的致命伤。
的确如此。弱点,是人们通向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你不去搬走它,而依旧盲目向前,那么你势必会因此而被它绊倒,摔得头破血流也不足为奇。弱点,是树干之中的虫,如果你不去想方法消灭它或将它对你的危害降至最小,那么它便有可能长驱直入,侵蚀你,最终使你漏洞百出,无法成器。弱点,是隐藏着的火种,一不小心就会使你先前的一切努力付之一炬,不复存在。弱点还是……
虽说,人人都有弱点,没有人完美无缺,但那些成功人士便懂得如何避开自己所最弱的方面,即懂得扬长避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弱点、减小弱点对自己通往成功之路所造成的危害。
如果我们不去努力认清自己,不去克服、征服那些弱点,而让它们肆意妄为的话,后果将会是无比严重的。要知道:弱点会像一个巨大的包袱一般,渐渐将我们压垮;弱点会像一座高耸入云而陡峭的山峰那样,狠狠把我们阻止于成功的半路;弱点如同一场朦胧的雾,让你眼前一片模糊,悄悄让我们迷途……
当然,弱点也不是完全不好的。至少,弱点可以促使人们成长,使人们感受到成功的不易。正是有了弱点,才有那些令人佩服的名人们,才有那些努力改变自己、征服弱点的故事,才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人。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感激“弱点”,是它们,让我们明白了成功的不易,教会、促使了我们做了许多事。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处理好与“弱点”之间的关系吧。让我们怀着感激,学会扬长避短,减小“弱点”对自己的影响。既不被它阻断通向成功的路,又试着用它来促使自己更快、更好、更正确地成长。也就是说,我们应“征服弱点”,努力做到最好。
是的,每个人都有弱点,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但看你是怎样看待它、如何与之“相处”的。

回答(2):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
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
列现象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示弊端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探根源
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找出路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
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
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
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
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
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