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是父母遗传的吗

2025-05-22 15:09: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不是,性取向不是天生,而是由后天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环境对个体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方面。例如爱情观念。而环境能够影响基因的表现型,以及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状态能够一定程度影响生理上的反应。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家庭影响在性取向的决定上所起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长期生活在女性多的环境中,男孩慢慢的会接受女孩子的许多观点,以后再和别的男性相处的时候,可能会学习女性的那种撒娇,显得阳刚之气较少,常具有女性心理,易发展成同性恋。

2、经济因素。经济贫困者无力娶妻易导致同性恋。西方由于社会复杂,男性不易获得一个稳固的男性身份,而且有一种逃避男性责任的潜在倾向,也易发生同性恋。

回答(2):

在某种程度上,性取向也类似于身高这类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遗传成分,但也可能受到一系列复杂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营养和环境。

研究人员还发现,遗传因素对男性的同性性行为比对女性的相应行为影响更大;影响同性和异性性伴侣比例的遗传因素,与划分是否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遗传因素是不同的。

扩展资料:

在一份2002年的民意测验中,普通的美国人估计21%的男性和22%的女性为同性恋者(2002年)。但在欧洲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十几次采用匿名调查中,大概是3%~4%的男性和1%~2%的女性是同性恋者(1998年)。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报告中对未婚性伴侣取向性的估计,全国人口有2.5.%为同性恋者。不到1%的应答者报告说他们是活跃的双性恋者。但是大量成年人报告他们曾有过仅有一次的同性恋经历。而大多数人都说他们曾偶尔有过同性恋幻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性取向分析

回答(3):

有一定的影响,有证据表明,基因的因素在性取向中也起到作用。在男同性恋的卵生兄弟中,52%的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性取向,而异卵双生仅占22%的相似性。

由于同卵双生子性取向统一性仅占一般的比例,即尚有一般的取向是不同,所以基因并不是完全决定因素。此为单用单个基因移植,科学家能使雄性果蝇表现出同性恋行为。

扩展资料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2月16日报道,来自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对400名以上男同性恋者进行了检查,这些男同性恋者都拥有正常性取向的兄弟。最终科学家得出了结论,在他们体内特定基因的影响下,他们成为了同性恋。芝加哥地区的科学家们鉴定的是与性有关的年轻男性的基因组。

研究组领导人迈克尔贝里说:“ 我们的研究表明,性取向不依赖于人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我们发现的证据表明男性是同性恋或者异性恋男性取决于两组基因。”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科学推进协会的年会上,贝利教授说,这项研究的结果,第一次建立了性取向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期间,研究人员从409名同性恋者和他们拥有传统性取向的男亲属身体采取了血样。平均来说,同性恋者与其亲属的DNA约50%匹配。差异绝大多数体现在两组基因上:染色体Xq28和Xq8 。而这些染色体的基因能够高准确度地来确定人的性取向。一般来说,性取向30-40%取决于遗传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取向分析

人民网-美国科学家:性取向与基因有关 同性恋系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