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较为精确的听力情况是前提
1. 对于无法配合行为测听的宝宝,医院一般会做这些客观检查:声阻抗、听觉脑干电位ABR、多频稳态ASSR、(颞骨)CT影响检查(显示中、内耳及内听道情况)等等。医院的这些检查能够大致的知道宝宝的听力情况,但是对于精准的听觉康复和干预还是不够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一般的医院只有Click ABR,其结果反映的是2000Hz-4000Hz的平均听力,低频部分及各频率的具体听力情况无法得知。而多频稳态反应(ASSR),听力越重才与宝宝的真实听力越吻合,局限性较大。所以,要先进行准确的听力检查做分频率TB-ABR,了解孩子各频率的听力水平,从而精准调试和精准干预。
2. 对于可以进行行为测听的孩子也一定要进行几次复核,或者与电生理交叉验证得出可信度高的检查结果。
二、真耳分析是必要
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做真耳分析,真耳分析是作为精准的数据支持而存在的,可以说是助听器的最佳搭档,绝配!尤其是儿童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要知道,对声音的理解,很小的孩子根本不会表达,大一点儿的孩子则往往因为初次接触清晰的声音而表达不清。
孩子助听器的放大到底能不能满足孩子言语发育的需求呢?小声放大够不够,能不能听到,中等言语声清不清楚,大声放大会不会震耳朵,最大声输出放大是否合理,是否安全?我们就可以通过真耳分析来客观的进行测量。
三、助听后评估是保障
孩子带上助听器之后,到底能听到多少分贝,能不能达到言语发育的需求,就要做助听后评估,看助听后效果。
1.对于无法配合进行行为测听的孩子进行睡眠状态的 FF-Chirp 声场客观评估。
2.对于可以配合行为测听评估的孩子要进行几次复核或者与电生理交叉验证得出可信度高的检查结果。
四、其余检查做辅助手段
1.CT,MRI等影像学检查。例如,一岁以后做内耳CT,判断前庭导水管是否扩大,是否有波动性听力下降的可能性。
2.耳聋基因筛查。
3.语训过程中的学习能力评估,以及助听后听力与言语康复词表的评估
1 有听力损失的儿童要尽早佩戴助听器,他们正是语言学习的阶段,如果迟了就可能对孩子的说话有很大的影响。
2 在选配之前,先到医院做听力检测或直接在有名点的,专业点的助听器验配机构做。如果是先天就有听力障碍的,一多半是需要大功率的耳背式的。在选配的时候尽量注意孩子感觉能听到了声音,而且感觉舒适,不会老拔,那就可以了,不一定很贵的就是最好的,也不能便宜凑活的。切记。
3 在选配了合适的助听器后,要考虑给孩子语训,最好到专业性的机构去,当地有名的,或残联机构。
4 由于儿童还在成长中,所以要3个月左右就去复诊一次,调试下机器,耳模也得一年左右换一次,因为孩子的耳朵也在长的。
5 注意每天助听器的保养,尤其是儿童。
1 有听力损失的儿童要尽早佩戴助听器,他们正是语言学习的阶段,如果迟了就可能对孩子的说话有很大的影响。
2 在选配之前,先到医院做听力检测或直接在有名点的,专业点的助听器验配机构做。如果是先天就有听力障碍的,一多半是需要大功率的耳背式的。在选配的时候尽量注意孩子感觉能听到了声音,而且感觉舒适,不会老拔,那就可以了,不一定很贵的就是最好的,也不能便宜凑活的。切记。
3 在选配了合适的助听器后,要考虑给孩子语训,最好到专业性的机构去,当地有名的,或残联机构。
4 由于儿童还在成长中,所以要3个月左右就去复诊一次,调试下机器,耳模也得一年左右换一次,因为孩子的耳朵也在长的。
5 注意每天助听器的保养,尤其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