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铜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 3 =3Cu(NO 3 ) 2 +2NO↑+4H 2 O, 故答案为:3Cu+8HNO 3 =3Cu(NO 3 ) 2 +2NO↑+4H 2 O; (2)根据一氧化氮易和氧气反应的性质,可以得出:由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NO与烧瓶内空气中O 2 作用生成NO 2 ,NO 2 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水倒吸入至一定高度后,当烧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后,生成的NO排出导管口,即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由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NO与烧瓶内空气中O 2 作用生成NO 2 ,NO 2 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水倒吸入至一定高度后,当烧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后,生成的NO排出导管口,即有气泡产生; (3)①一氧化氮不和氧气结合的途径是先关闭a,开启b和c一段时间,再关b开a, 故答案为:先关闭a,开启b和c一段时间,再关b开a; ②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的反应为:4NO+3O 2 +2H 2 O=4HNO 3 ,设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则 4NO+3O 2 +2H 2 O=4HNO 3 4 3 4
则
(4)①硝酸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即刻停止,此时在U形管短管上部(或U形管左管上部)察到无色的NO气体, 故答案为:硝酸与铜丝脱离接触;U形管短管上部(或U形管左管上部); ②一氧化氮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是氮气不具有此性质,所以可以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如果在分液漏斗中观察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则证明Cu与稀HNO 3 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而不是N 2 , 故答案为: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在分液漏斗中观察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③图3装置与图1、图2装置相比,能探究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为NO,此外还可以验证NO被氧化成NO 2 的过程, 故答案为:能探究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为NO,且可以验证NO被氧化成NO 2 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