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实

2025-05-23 03:05: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rRNA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由第1组(14NH4Cl、12C-葡萄糖)和第2组(15NH4Cl、13C-葡萄糖)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成分含有15N和13C.
(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35S-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说明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能从核糖体和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
(3)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15N、13C)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新合成的蛋白质含有15N和13C,因此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应更多地集中在重带.
14C-尿嘧啶是合成RNA分子的重要成分;该RNA分子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
(4)根据题干信息“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可知,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或: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和RNA的作用).
故答案为:
(1)rRNA   DNA    15N和13C
(2)翻译   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或:多肽)从核糖体和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
(3)①重带   ②RNA(或:mRNA;mRNA和tRNA)   T4噬菌体
(4)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或: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和RNA的作用)